初審編輯:楊凱
責任編輯:高娜
海報新聞記者 遲斌 黑為冰 濟南報道
新春佳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大街小巷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息,當我們享受著美好假期的同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仍堅持24小時待命,隨時準備應對各種緊急情況,用實際行動踐行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社會風尚。也許你我本沒有交集,困難面前,他們卻依然選擇釋放善意,用奉獻傳遞正能量,這就是今天的主角,一支來自民間的公益力量——濟南歷下特戰公益救援隊。
從人海中來,只為一個理由出發
王孟晨,濟南歷下特戰公益救援隊隊長,是救援隊組隊成員之一,從事公益服務已有11年。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體校游泳運動員,由于耐力、體能比較不錯,經朋友推薦,他參與了一次救援任務,正是這次意外的救援任務,讓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貴、守護平安的意義,從而萌生投身公益行業的想法。為提升自身救援能力,王隊長利用休息時間,積極參加救援知識培訓和專業體能訓練,在后來的多次救援任務中,他沖鋒在前,是救援隊中的“全能手”。
提起特戰公益救援隊的成長歷程,王隊長感慨頗深:“特戰公益救援隊成立于2023年6月,目前有正式隊員20余人,志愿者160余人,其任務以水域救援、山地救援、安全保障、防災減災培訓為主。救援隊從無到有,是每個隊員以及社會愛心人士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是公益組織,大家是沒有工資的,救援隊里的船、無人機等專業設備都是隊員們自籌資金采購,還有一些愛心企業的資助,救援隊裝備才逐漸豐富起來。比如我們的隊員平時需要進行水性訓練,尚景泳藝游泳館等愛心場館就會給我們提供免費場地。救援隊的發展,離不開這些愛心企業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特戰公益救援隊的隊員們來自各行各業。平時,他們可能是你身邊的老師、醫生、快遞小哥、理發的Tony……隱身于茫茫人海,但是,一旦接到警情通知,他們能上山、能下水、會開船、懂包扎……。“大家懷揣一顆公益心,聚到一起,能在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一切付出都值了。”王隊長說。
救援隊服很帥氣,穿上便是責任
救援隊里的志愿者是有分工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去一線參加救援任務,比如,宣講組主要工作是到各社區、學校宣講防災減災安全知識,秘書組主要任務是通知的下發和志愿者檔案的整理,只有搜救組和后勤組是需要到達救援現場的。不論哪個組的成員,從志愿者到正式隊員,都需要通過急救、防溺水、山野搜救等救援知識考試以及體能考核,不同的是,各組都有各自的考核標準。王隊長說:“志愿者在扎實掌握自救和救援能力的情況下,保證其有一定抗風險和執行力之后,才可成為正式隊員。多種考核標準并存,是希望每個加入救援隊的志愿者都能在合適的崗位發光發熱。”
在成為特戰公益救援隊正式隊員之后,救援知識的學習仍然是不能停歇的。2024年4月份,為加強救援隊夏季汛期的應急救援能力,救援隊安排兩位隊員去廣西龍勝進行關于激流安全救援課程的學習。到達龍勝當天,兩位隊員就出現了水土不服的表現,但在大山深處,急流中仍有兩位隊員勇往直前的身影,在陡峭的山谷中,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跳入湍急的河川,與其他隊友們通力合作,完成教官安排的各項考核學習任務,經過5天的艱苦訓練,兩位隊員均以優異的成績完成考核。
救援工作是件有風險的事情,并不是單憑一腔熱血、一片好心就能達成,相應專業知識、合適的裝備、過硬技術等缺一不可,在救援過程中,保護好自己和隊友,做到科學施救,這是責任,是決心,更是對生命的敬畏。
說的是最硬核的話,做的是最溫暖的事
救援工作并非一件易事,救援過程可能面臨意想不到的風險。“只要祖國一聲召喚,我們隨時奔赴前線”正是這一團隊精神,將隊員們緊密聯系到一起,激勵他們在一切困難面前始終團結協作,不畏艱險。“我們不希望有警情通知,但一旦接到警情,我們使命必達,全力以赴。”王隊長說。
2024年7月5日,濟南市氣象局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全市出現強降雨,濟南歷下特戰救援隊啟動全體備勤機制。16時,救援隊接到警情:位于港溝高速下橋口位置,因大雨道路積水導致多輛機動車被困于積水中。此處,部分水域深達1米多且水質渾濁,再加上天還下著大雨,這無疑給救援工作增加了難度。隊員們以最快速度完成集合,到達現場,展開機動車救援、轉移群眾、雨水口排淤等救援任務。此次救援,轉移被困機動車6輛,解救被困群眾4人。當天,隊員們連夜工作到凌晨,只休息了幾個小時又繼續前往市區參加救援。
黃河打撈失蹤母女、尋找97歲走失老人……每一次救援都是對生命的尊重,每一次行動都是愛的凝聚。困難面前,不畏懼;險情面前,伸援手。他們是守護者,能溫暖整個城市。濟南歷下特戰公益救援隊是眾多社會公益力量的其中一支,是一個個“該出手時就出手”的山東好人的縮影。相信,會有更多人受志愿精神的感染,加入救援隊伍中,一簇簇、一叢叢匯成最耀眼的光。
生命面前,預防永遠比救援有效
“讓意外傷害變得可以控制,最好的辦法就是早預防、早發現,事后再好的補救措施、再迅速的反應和救援都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王隊長說,“救援隊存在的意義不只是為社會上遇到困難和災難的人們提供幫助,還有通過救援知識的普及來增強公眾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這里,王隊長特別提醒大家:春節期間,與家人出行或游玩時,要增強安全意識,爭取在準備階段就將隱患“扼殺在搖籃里”,如果發生危險,要沉著應對、科學求助、巧施自救。
初審編輯:楊凱
責任編輯: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