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
5月18日,2025國際博物館日暨大辛莊遺址公園主題活動在歷城區大辛莊遺址博物館舉辦。記者了解到,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總占地約677畝,是濟南主城區首個以商代遺址為主題的公園。其中大辛莊遺址博物館是整個公園的核心建筑,總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目前主體建設已基本完工,后續正式開放后,將成為展示、保護、傳播殷商文明的重要載體。
茫茫東土,泱泱商邑。大辛莊遺址是山東省迄今發現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商代遺址,是商朝最東方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具有極其重要的考古和歷史研究價值。
活動伊始,與會嘉賓集中觀看了主題宣傳片《千年尋蹤—大辛莊遺址》,通過東方重鎮的崛起、沉睡千年的蘇醒、甲骨文與王權之謎、從遺址到文明的燈塔、永恒的交響等篇章,借助光影藝術生動展現了三千多年前商文化的獨特魅力。
“大辛莊遺址是我國商朝時期重要的聚落遺址,更是國家大遺址保護的重點項目。自上世紀三十年代首次發現以來,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銅器、陶器、甲骨等珍貴文物,這些文物不僅是研究商朝歷史、文化、社會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更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有力見證。”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方輝表示,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組織專業團隊將繼續對大辛莊遺址開展深入研究,探索其背后更深層次的歷史文化內涵。
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總占地約677畝,總投資約16億元,是濟南主城區首個以商代遺址為主題的公園。整體布局為“一館五區”,包括遺址博物館、歷史模擬展示區、遺址現場展示區、遺址環境展示區、考古科普體驗區及功能服務區。先行開工區域總占地172畝,其中大辛莊遺址博物館是整個公園的核心建筑,總建筑面積約2.2萬平方米,目前主體建設已基本完工,后續正式開放后,將成為展示、保護、傳播殷商文明的重要載體。
“歷城區委、區政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將大辛莊遺址的保護與開發作為文化強區建設的核心工程,主要領導多次蒞臨指導,從前期規劃到建造落成給予了大力支持。”歷城區委二級巡視員魏宏新介紹。歷城區為進一步挖掘和傳承大辛遺址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重現商代時期的燦爛歷史文明,于2024年委托歷城城發集團啟動大辛莊考古遺址公園項目的建設工作,旨在打造成一處商代遺址主題公園,為現代都市人提供一處探尋歷史、感受千年商文化的絕佳場所。
記者了解到,針對不同的建設時期,項目部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項目建設前期,組織項目管理、監理、施工等參建單位定期召開讀圖識圖會,將各專業圖紙學透吃透;建設過程中,每日召開生產例會,全力推進施工生產;收尾搶工階段,開展夜間巡場,采取‘人員兩班倒,機械不停歇’的模式,確保完成節點任務。
“該項目對于保護、傳承、開發大辛遺址具有重要意義,歷城城發集團高度重視,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施工、高效率推進,細化節點任務,組織700余人日夜奮戰,70余臺設備持續轟鳴,逐一梳理1200余類材料,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及全體建設者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諸多技術建造難題和復雜多變挑戰,干出了城發效率,讓大辛莊遺址博物館真正佇立在我們面前。” 歷城城發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曲曉平表示。
活動最后,與會嘉賓共同走進展廳,提前了解展廳規劃布局及三千多年前大辛遺址的獨特魅力,共同探討文物保護與活化創新路徑。東土大邑、率民事神(上、下)和百工惟時四個展廳環形分布在中庭區域,分別講述了商代時期大辛莊遺址的政治與社會、占卜祭祀之儀、環境與經濟三方面的歷史文明,展示還原了三千多年前商朝人文社會發達程度。
展廳中心還設計了一處以“族徽密碼,文明穹頂”為主題的族徽大廳,四面墻上的“辛”字則為族徽的核心符號,頂部懸掛圓形吊頂,呼應了“天圓地方”的宇宙觀,置身其中,既能通過現代設計語言解讀古老符號,又能在光影流轉中感受商文明的厚重與神秘。
大辛莊遺址博物館,對于研究山東地區商代歷史文化、建立山東地區商代考古文化編年序列及商代夷商關系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將成為保護大辛莊遺址的重要載體,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商代文明的獨特魅力。大辛莊遺址博物館也設置了多功能研學互動區,將來這里將通過多媒體交互和研學課程的形式,對當下青少年進行甲骨文相關知識科普和考古知識的科普,讓文明的火種在這里薪火相傳。
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