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孟彤暉
責任編輯:張帆
編者按:城市IP是城市的“精神圖騰”,品牌故事是發展的“文化密碼”。為全面展現濟陽文化特質與發展動能,系統呈現城市的歷史根脈、產業優勢與創新實踐,打造具有辨識度的濟陽城市形象,特別開設《打造濟陽城市IP講好濟陽品牌故事》專欄。以多元視角解碼濟陽的文化根脈、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下的創新脈動、省會新區北起起勢的蓬勃圖景……一起走進濟陽,感受這座城市獨特的城市IP與品牌故事。愿這方土地的獨特魅力,成為您心中難忘的城市記憶。本期,讓我們走進濟陽區“黃河特食谷”工作品牌。
大眾網記者 孟彤暉 濟南報道
2020年,濟陽區以“中國(濟南)特醫食品城”建設拉開產業變革序幕;2023年斬獲“中國特殊食品產業集群示范基地”稱號;2025年,“黃河特食谷”IP橫空出世——這一躍遷背后,不僅是濟陽區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的精準卡位,更是對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培育以及未來產業規劃的精準布局。
五年,八個優質項目落地,超20個優質在談項目——黃河特食谷,“特”在哪里?
“特”別快——“拿地即開工”,讓項目建設“跑”起來
依托“一核一帶多片區”空間格局,“黃河特食谷”構建起“1+N+1”產業體系:以“特醫食品”為龍頭,輻射老年食品、運動食品等細分賽道,形成“原料-研發-檢測-交易”全鏈閉環,為在濟特醫食品產業指明了發展方向,更是通過政策、資金、技術等多維度鼓勵扶持,全力推動本地特殊食品研發和產業化進程,為特殊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全程保駕護航。
“從項目立項開始,特食中心就幫助我們對接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企業,還協助我們解決了各種難題、推動各環節有序開展,幫助項目做到‘拿地即開工’,保障了項目有條不紊地開展。”濟南亞西亞藥業有限公司營養與健康產品綜合開發項目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濟南亞西亞藥業有限公司專注膽堿系列產品研發生產30年,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膽堿生產企業,其營養與健康產品綜合開發項目專注于食品及醫藥級膽堿、甜菜堿系列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投產后可年產包括4000噸食品級膽堿、3000噸食品級甜菜堿、7500噸飼料級膽堿等在內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全部建成后,預計可實現產值20億元,對于濟陽特食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為打通項目建設“最后一公里”,濟陽區特殊食品產業發展中心以政策創新為引擎,構建起“四維支撐”體系。
“四維支撐”即制度保障、審批提速、服務升級、資金支持。在制度保障方面,出臺《特殊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創新制定“1+N+1”發展路徑,對標國內先進地區完善政策體系;審批服務方面聚焦企業需求,通過開辟綠色通道、實施“拿地即開工”機制,將項目落地周期壓縮30%以上;創新建立“專班推進+清單管理+掛圖作戰”服務模式,配備項目管家提供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務;同時設立產業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基礎設施和冷鏈物流等配套建設,有效激活產業發展活力。
自“亞西亞”項目立項起,濟陽區特殊食品產業發展中心便主動靠前,為項目提供“送政策上門”和“現場協調服務”,并按照項目進度從項目立項、選址、簽訂土地轉讓協議、辦理施工許可等方面給予該企業全流程“保姆式”服務,全程“幫辦、代辦、導辦”協助企業解決審批困難、推動各環節有序開展,真正幫助項目做到了拿地即開工,全力保障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竣工、早投產。
目前,濟陽區已初步形成特殊食品產業集群雛形,發展勢頭強勁。嘉能嘉特醫特膳食品工業園、晏龍國科益生菌等重點項目均已進入裝修階段,預計2025年均可建成投產,屆時可分別實現年產值5億元與10億元。
“特”別新——科技賦能,讓傳統企業“活”力全開
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已從“選擇題”變為“必答題”。不轉型就會被淘汰,是當前傳統企業面臨的困境。
那應該如何“破局”?簡單來講,傳統企業“破局”需要源源不斷地挖掘潛力、創新思路和研發新產品,而這就需要有一池“新”潮澎湃的靈感源泉。
荷鋤候雨,不如決渚。2021年起,濟陽區以科技創新為引擎,聚焦產業共性技術突破與成果轉化,成立了濟南特醫食品產業技術研究院,并通過與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山東華泰營養健康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機構的全面戰略合作,顯著提升平臺能級。
截至2024年8月,山東華泰營養健康產業技術研究院已成功獲批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申請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并制定團體標準6項。研究院已研發功能性食品20余種,完成“健字號”產品申報2項,為傳統企業轉型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省華泰營養健康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山東巧媳婦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出的五黑醋泡黑豆、阿膠紅棗醋泡黑豆兩款功能性產品,是以創新技術融合傳統醋泡工藝與現代微生物發酵技術誕生的成果。
用新技術突破傳統黑豆加工的瓶頸,提升產品抗氧化活性與營養吸收率,以實現藥食同源食材的功能化開發,這是傳統釀造產業與現代營養科技的深度協同,更是濟陽區成功為功能性食品領域注入技術創新動力的有力證明。
同時,研究院與江南大學、無錫未來食品研究院等2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以打造產學研用創新聯合體,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其幫助山東金曄農法食品有限公司研發的保健產品目前已進入小試中試階段,預計今年即可實現投產。
截至目前,這池“活泉”仍在源源不斷地為傳統企業轉型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特”別燃——聯盟聚勢,讓重大項目接踵而至
一個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各類市場主體的通力合作。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背景下,濟陽區以“雙輪驅動”戰略破局產業發展:一方面,山東省沿黃九市特殊食品產業聯盟如磁石般匯聚區域優勢資源,打造出“一聯盟一協會”特色品牌矩陣;另一方面,營養健康食品協會構建起企業“朋友圈”,讓產業鏈上下游在技術共享、市場共拓中實現價值倍增。
這種“聯盟+協會”的創新模式,正在打通從研發到市場的全要素通道。
當益生菌發酵中藥論壇碰撞山東省沿黃九市特殊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濟陽區搭建的不僅是會議平臺,更是產業創新的“最強大腦”。這里既有院士專家對技術前沿的深度剖析,也有行業領袖對市場趨勢的精準預判。中國(濟南)特殊食品城正通過這些“思想盛宴”,吸引著全國頂尖科研團隊和產業鏈關鍵企業紛至沓來,形成“以會聚智、以智引才”的良性循環。
隨著《特殊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實施,濟陽區正上演著產業發展的“速度與激情”:“1+N+1”體系持續釋放政策紅利,政務服務大廳化身企業“成長加速器”,在建項目晝夜趕工,新引進項目接踵而至。
同時,聚焦本土企業培優育強,引入省食藥檢院專家團隊開展“一對一”技術指導,扶持金曄食品、魯華海洋等企業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延伸產業鏈條,推動傳統食品企業轉型升級,培育產業發展新增長極。這種“存量升級+增量突破”的雙軌并行,讓特殊食品產業正在成為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站在新時代的潮頭,濟陽區正以“黃河戰略”為帆,以創新驅動為槳,加速建設黃河流域特殊食品產業高地。當產業生態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這座黃河流域的產業明珠,必將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初審編輯:孟彤暉
責任編輯: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