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張帆
大眾網記者 魏俊怡 通訊員 張承志 孫宵宵 濟南報道
6月19日,平陰縣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以“織密救助網絡,筑牢安全底線”為主題,成功舉辦了第十三個全國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宣傳救助管理政策、展示救助工作成效、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關心救助工作、關愛流浪乞討人員的良好氛圍。平陰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甲斌,以及各鎮(街道)分管負責人、民政辦主任、“泉城避風港”負責同志、公益慈善組織代表、愛心人士和媒體朋友等共同參與,零距離感受救助工作一線。
活動伊始,劉廣蘭發表講話,充分肯定了平陰縣社會救助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三點要求。要深化思想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政策宣傳,依托基層網格化管理和科技手段提升尋親服務效能;加強協同聯動,優化服務流程,推動源頭治理,全面提升救助管理工作質量。
為增強救助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平陰縣救助站現場聘任了10位來自不同行業、熱心公益的代表擔任特邀監督員。與會領導為他們頒發了聘書,未來他們將常態化監督救助政策落實和日常工作,助力救助服務升級。
活動現場播放了工作專題片《織密救助網絡,筑牢安全底線》和紀錄片《無法說清的十六年》,生動展現了救助站工作人員的日常。從寒冬深夜的街頭搜尋,到為受助者提供衣食和心理輔導;從耐心甄別身份,到運用科技手段助力團圓。一個個感人瞬間,詮釋了“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初心,令在場觀眾深受觸動。
平陰縣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蘇紅其帶領與會人員參觀了救助站的活動室、接待室、生活區及餐廳。整潔的環境、完善的設施和規范的管理制度,充分體現了救助工作的精細化和規范化。
活動最后,李甲斌與特邀監督員召開座談會,就救助政策落實和日常工作進行深入交流。與會代表積極建言獻策,共同推動救助管理服務提質增效。
此次開放日不僅是一次工作展示,更是一次理念的傳遞和力量的凝聚。通過打開救助機構大門,讓社會監督的陽光照亮救助工作的每個環節,也讓“讓每個流浪者回家,讓每份求助有回應”的愿景在政府、機構與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更加清晰堅定。平陰縣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將持續敞開大門,與社會各界攜手織就更密更牢的救助安全網。
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