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付興帥
責任編輯:馮世娟
海報新聞記者 辛振東 通訊員 閆炳蓉 濟南報道
7月5日上午10時許,濟南東站客服中心接到一則特殊求助:6歲的女孩小雨(化名)因在山東省立醫院完成脊柱側彎矯正手術,術后需全程平躺,無法乘坐普通交通工具。為返回招遠休養,小雨的家屬計劃搭乘高鐵,卻為如何進站乘車犯了難。
“孩子不能彎曲,連輪椅都無法使用,只能靠擔架移動。”小雨的母親焦急地向工作人員解釋。
得知情況后,車站立即開啟重點旅客綠色通道。客運值班班長李娜迅速協調安檢、站臺及列車多方。安檢人員臨時調整設備間距供擔架通行,站臺客運員提前引導候車區域人群,并安排專人護送;同時與列車長對接,提前騰出空間安置擔架。
12時30分,小雨到達濟南東站。
“慢一點,左邊再抬高一些!”客運值班員喬卓鋮一邊引導,一邊與安檢員協助調整擔架角度。進入車站后,安檢人員開通專用通道,采用“人工手檢+設備快速過檢”的方式,既保證了安全檢查的嚴謹性,又避免了對患者的二次移動。
13時22分,G1087次列車緩緩駛入站臺。列車長早已在對應車廂位置等候,并與喬卓鋮進行重點旅客交接。在工作人員“慢一點,注意頭部”的叮囑聲中,小雨被穩穩抬上列車,車站還與招遠站完成交接,安排到站接應。
近年來,濟南東站持續優化重點旅客服務流程,針對老、幼、病、殘、孕等特殊群體,提供“預約+現場”雙保障服務。從進站引導、優先安檢到站臺接送、列車交接,每一個環節都力求精準、高效、人性化。
“每一位重點旅客的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牽掛。”喬卓鋮說,“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確保他們順利乘車,更要讓他們感受到鐵路服務的溫度。”
初審編輯:付興帥
責任編輯:馮世娟
為進一步優化道路空間資源、提高通行效率,鳳鳴路(經十路-港九路段)的快速公交專用車道將改造為社會車道。目前,交管部門已在部分路口安裝了標識牌,提醒市民“直行可借用BRT車道行駛”。[詳細]
會議聚焦市委、市政府“項目提升年”中心任務,面對面傾聽各部門、企業和區縣在重點項目推進過程中的相關訴求,系統宣講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支持項目建設的各項政策舉措,進一步凝聚共識、精準發力,為全市重點項目落地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詳細]
在濟南加速邁向“強省會”的宏偉征程中,一座城市的能級躍升,既需要戰略擘畫的遠見,更需要堅實有力的“合伙人”來共同筑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