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張帆
單應桂教授與王裕晏先生共同為基金會揭牌。
單應桂教授致辭。
基金會副理事長曲雷與山東藝術學院有關領導共同簽署設立獎學金有關文件。
大眾網濟南9月24日訊(記者 張帆)今天上午,單應桂藝術基金會在濟南成立。著名畫家單應桂將山東省美術館對她捐獻作品的獎勵資金200萬元人民幣設立單應桂藝術基金會,資助那些為民族文化事業埋頭苦干、成績卓著的寒門學子及創作成果優異的后學青年,并為那些優秀的文化藝術活動助一臂之力。
單應桂教授1933年9月生于濟南,1961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師承葉淺予、蔣兆和、李可染、李苦禪、劉凌滄諸名師。現為山東藝術學院教授、山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山東女書畫家協會終身名譽主席,中國女畫家協會顧問,第四屆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原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單應桂教授從事美術工作近60余年,創作了大量美術作品,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美術人才。作品十余次入選全國美術作品展,多件作品獲國家級獎勵,并被中國美術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天津藝術博物館等單位收藏。
單應桂教授從事美術創作和教育工作60余年,為中國和山東的美術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單應桂教授將中國的傳統寫實筆墨和山東木版年畫技法相融合,以沂蒙山為創作基地,走出了一條既繼承傳統又與時俱進,沉著而響亮,嚴謹又鮮活的人物畫風格。
單應桂教授晚年將其精品力作悉數分別贈送和捐獻給她教學的山東藝術學院、她的家鄉高密縣單應桂美術館和山東省美術館等單位和團體,并將山東省美術館對她捐獻作品的獎勵資金200萬元人民幣設立單應桂藝術基金會。
經過2013年、2014年的醞釀和2015年以來的籌備運作,濟南市民政局于2016年7月18日批準單應桂藝術基金會成立,頒發了單應桂藝術基金會法人證書。
單應桂在致辭中表示,她希望這個基金會像一枚火種,發出光亮,照亮后輩的藝術之路,希望謹以微薄之力,為構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族文化藝術長城添磚加瓦,為繪就文化藝術的山東風貌再續丹青,資助那些為民族文化事業埋頭苦干、成績卓著的寒門學子及創作成果優異的后學青年,并為那些優秀的文化藝術活動助一臂之力。
今天下午,最先到法院申請人民調解的5戶錦繡苑購房者拿回了購房款。經過前期人民調解和司法確認,今天下午銀行工作人員向5戶購房者發放了購房款和利息。9月19日三聯錦繡苑爛尾樓的司法處置開始后,劉修文等5戶購房者第一時間來到市中區法院,并在人民調解員的主持下...[詳細]
金秋九月,是漁村豐收的季節。一杯醇香的當地綠茶,幾樣新鮮上岸的海貨,看天藍海碧,感受綠葉悄然變色。東麥窯——鮑魚島——黃山——返嶺——雕龍嘴,不可錯過的漁村放飛心情之旅,已備好清涼等你來約。[詳細]
“在家擺了8桌酒席,用了4輛婚車,‘忙人’都是一碗菜,整體算下來,這場婚事省了一萬多塊錢。為確保移風易俗順利開展,鄆城縣雙橋鎮61個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紅白理事會,紅白理事會由各村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師、退休干部組成,他們熟悉國家政策,愿意為村里義務辦事。[詳細]
今天上午,單應桂藝術基金會在濟南成立。著名畫家單應桂將山東省美術館對她捐獻作品的獎勵資金200萬元人民幣設立單應桂藝術基金會,資助那些為民族文化事業埋頭苦干、成績卓著的寒門學子及創作成果優異的后學青年,并為那些優秀的文化藝術活動助一臂之力。 [詳細]
24日上午,歷時2天的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拉開大幕。此次考試,濟南考區共有9455人報名參考,分布于9大考點。為杜絕考試作弊,考場首次啟用考務安全系統,近萬考生“刷臉”進考場。 [詳細]
22日下午,在德州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德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傳忠介紹該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撒偉 攝)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重點是落實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