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宋立鵬
一老年大學內的舞蹈室條件有限。(王渝景 劉陽 攝)
“我是今年才入學的,前幾年就想參加,可一直都報不上名,今年好不容易擠了進來。”近日,一名正在老年大學學習書法的學員對記者說。連日來,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老年大學發現,幾乎所有班級都是滿員。值得關注的是,在記者走訪的班級中,大約八成的在校學員都是老學員,導致學校每年招生時只有兩成新學員可以入學。
八成老學員不愿離開
從記者多日實地探訪情況來看,每年“不愿離開”的老學員約占八成。校方對此也感到無奈,“幾乎八成學員是老學員,他們每學期都會來上課。”
“老年大學學費低,內容充實,既不會感覺孤單,又能學到新東西,因此成為很多老年人的第一選擇。”一家老年大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一名李姓學員則說,她報了兩所老年大學的班,分別學習書法和繪畫,“整天忙著上課,感覺挺充實的,非常開心。”
此外,沒有固定的學制、沒有強制的教學任務,這也造成了老年大學學員“只增不減”的局面。
部分老年大學資源不足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有的老年大學舞蹈教室地板上已經多處出現裂紋,而書法課上用來洗刷毛筆的池子只能容納三五個人并排站立,但課程結束后,20多名老人同時涌向該處,“這地方就這么大,我們20多個人根本擠不開。”
連日來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部分老年大學存在著資源不足、無法持續提供服務的情況。
據老學員介紹,學校并不是故意制造報名“供不應求”的現狀,而是校方在財力、物力、場地規劃、教學資源等方面皆有不同程度的不足。
“我市人口老齡化呈逐年加深態勢,雖然老年大學和老齡事業取得了重大成就,也一直在加快建設步伐,但是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和短板,還無法適應老年人快速增長的文化需求。”一家老年大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市老齡辦發布的信息也證實了這一點。截至2015年年底,我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23.17萬,占全市總人口的19.68%,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16.56萬,占全市老年人的13.45%。這意味著,每5個市民中就有一位60歲以上老年人。
尋找精神慰藉還有別的途徑
記者了解到,很多老學員之所以不愿意離開老年大學,除了書法、繪畫等課程不是短時間就能學會這個原因外,在老年大學能找到精神慰藉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近日召開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新聞發布會的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務嚴重不足,農村老年人精神孤獨問題尤為突出,空巢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為51.3%,其中農村為51.7%。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顯示,到2020年,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原則上至少應有一所老年大學,50%的鄉鎮(街道)建有老年學校,30%的行政村(居委會)建有老年學習點,力爭到2020年以各種形式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比例達到20%以上。
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教授溫迪曾表示,老年人所尋求的精神慰藉,首先要從心理上有所改變,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現有的文化資源。
事實上,尋求精神慰藉并非只有上老年大學一種途徑。“一種良好的方式就是學習攝影。”斯坦福大學長壽研究中心創始人勞拉表示,在空間測試中,學習攝影的人往往表現得更好。另一項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研究表明,閱讀報紙文章、與朋友討論互動話題,都能對大腦發揮持久作用。
“自從我學習攝影以來,朋友越來越多了,所獲得的成就感讓我覺得自己越活越年輕了。”退休后愛上攝影的龐先生說。
10月23日晚上,快遞爸爸張維華滿身疲憊地回到省千佛山醫院兒科病房時,心里多了滿滿的感動。山東省臍血庫表示,愿意免除梓晨臍帶血移植的兩萬元費用。山東省臍血庫得知這個家庭的困難后,愿意免費為梓晨提供這份臍帶血,這樣可以讓張維華省下2萬元費用。[詳細]
據介紹,濟南至青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全長約309公里,青島段全長32.892公里,全線于2015年底開工建設,計劃工期42個月,由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設。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 G20青銀高速青島至濟南段改擴建項目收費期限為25年的批復》,收費期限自改擴...[詳細]
“我是今年才入學的,前幾年就想參加,可一直都報不上名,今年好不容易擠了進來。” “老年大學學費低,內容充實,既不會感覺孤單,又能學到新東西,因此成為很多老年人的第一選擇。[詳細]
金秋送爽,碩果累累。在各級領導、廣大市民的支持與參與下,由濟南市人民政府、濟南市委宣傳部、濟南市槐蔭人民政府支持,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山東省茶文化協會、濟南廣友集團主辦,濟南廣友茶城、濟南世博展覽公司承辦的第三屆中國·濟南(槐蔭)茶文化博覽會暨...[詳細]
一夜秋雨過,23日早上,濟南王官莊小區9區2號樓前突然塌出了一個大深坑,一輛小轎車左前輪懸空,沒法動彈。據樓上一名女士回憶,20年前這片地方菜地,這個大坑曾是一口大機井,“種菜澆地都從這里取水。[詳細]
買新房可以委托開發商批量核查限購信息,單身限購證明馬上也能開了。除了新房批量代開之外,也派流動服務車到業務量較大的樓盤,根據開發企業的預約情況,集中提供上門服務。目前,房管、建委、國土部門的數據已經實現信息共享,絕大部分購房者可正常出具限購證明、進行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