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苑文颯
本報2月7日訊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全市園林和林業綠化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近日出臺。記者了解到,我市將重點實施黃河生態風貌帶打造行動,重點建設鰲角山、趕牛嶺、洋涓湖(藥山西片區)、鵲山等山體公園、郊野公園、森林公園,彰顯自然生態,兼顧景觀效果,打造黃河“綠芯”。
我市將打造沿黃“綠廊”,加強長白山等沿黃重點區域生態修復與保護工作。打造流域“綠網”,實施玫瑰湖、濟西、白云湖、美里湖、鵲山龍湖、大汶河等濕地保護提升工程。打造黃河“綠芯”,實施黃河沿線公園建設及生態綠化提升工程,重點建設鰲角山、趕牛嶺、洋涓湖(藥山西片區)、鵲山、北郊林場、毓秀山、南臥牛山、驢山、會仙山、北市山、銜草寺、書堂峪等山體公園、郊野公園、森林公園。
圍繞推進公園城市建設,我市將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要求,優化公園綠地布局,新建一批綜合公園、社區公園、街頭游園。改擴建趵突泉、五龍潭、中山公園,貫通環“大明湖-護城河”游覽步道,發展延續泉城傳統風貌。一體化打造千佛山-佛慧山-金雞嶺-蚰蜒山綠道網,整治提升千佛山北廣場及佛慧山北入口景觀環境,繼續推動國家5A級景區創建工作,進一步提升大千佛山風景區綜合品質。實施雪野片區生態景觀提升工程,為舉辦高端會議論壇提供良好環境。開展山體公園提升行動,完善游覽服務設施,嵌入文化元素,強化維護管理,探索建立“園長制”,努力將山體公園打造成我市新的靚麗名片。
2月7日下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發布會,解讀近期出臺的《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綠色建筑節能與科技處處長滿意提到,《實施意見》的出臺將對于提升濟南市城市品質,改善群眾居住[詳細]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2021年1月1日,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正式實施,一系列與法律相關的社會民生話題隨之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小姜說法廳》視頻欄目,與大家共同聊一聊社會熱點事件,[詳細]
《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全市園林和林業綠化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近日出臺。開展山體公園提升行動,完善游覽服務設施,嵌入文化元素,強化維護管理,探索建立“園長制”,努力將山體公園打造成我市新的靚麗名片。[詳細]
2月8日,記者從濟南文旅發展集團獲悉,濟南護城河游船西線船閘維修完畢,護城河游船運行路線于2月7日起全線恢復通航。[詳細]
2020年,濟南三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圓滿收官。2月7日晚,濟南市生態環境局中層以上領導干部開啟了一場“頭腦風暴”,大家逐個擺問題、談打算、亮“兵法”,局領導予以點評,今年泉城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作戰圖”已基本繪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