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趙曉丹
用大數據守護綠水青山,以新發展理念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濟南正以“生態引擎”打造黃河生態明珠,力爭在2025年率先實現碳達峰。

4月9日,在濟南市智慧環保綜合監管平臺,各種數據在大屏上實時變動。依托覆蓋全市的“千里眼”“順風耳”“偵察兵”,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打造了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中樞大腦”。
出租車司機王軍知道,他的車頂燈里裝有空氣質量監測設備,每天在大街小巷跑,數據實時上傳。這樣的出租車濟南有300輛,每天合計里程超過6.9萬公里,報送360多萬組數據。這個道路走航監測系統是濟南在全國首創,目前已經有32個城市學習推廣。
“我們已對303家工業企業、587條生產線實行環保電量智能監控,通過智慧環保綜合監管平臺實時掌握企業生產負荷,識別并預警企業偷排漏排、治污不力等行為,為監管人員靶向管理和非現場執法提供技術支撐。”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網格化監管中心主任王沖說。
藍天保衛戰“微克必爭”。根據PM2.5源解析結果,機動車尾氣等移動源污染已成為濟南的首要污染物,分擔率達31.2%,特別是柴油貨車、施工機械污染重。為此,濟南已累計拿出5.8億元專項資金,“有獎淘汰”老舊柴油車4.19萬余輛。對不上路、不掛牌的施工機械實施遠程定位,24小時監控,精準查處。
“以前靠人海戰術,跑斷腿也查不過來。現在人防+技防,測得準、管得全、考評也客觀。”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杜世勇表示,智慧環保綜合監管平臺去年被評為全國智慧環保創新十大案例。
而國家生態環境大數據超算云中心落地濟南超算中心,將進一步提高濟南大氣污染治理的精準性,依托大數據和算法,下“先手棋”,來實現“冬病夏治”“夏病春治”,避免臨時抱佛腳被動應對。在大數據與生態環境融合發展方面,濟南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同時,結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濟南又率先策劃了“智慧生態黃河”項目,計劃由生態環境部、山東省、濟南市共建,水、氣、生態協同治理,系統保護沿黃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空間,爭取實現整個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大數據在山東的聚集、開發與應用,這對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大數據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結構性問題不解決、傳統路徑依賴不改變,生態環保問題就很難根治。”濟南市委常委、副市長鄭德雁認為,污染防治攻堅戰本質上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功夫下在平時,工作做在前面,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著眼長遠、兼顧當前,全面綠色轉型,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把生態環保作為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在綠色建筑領域,一家不需要消耗任何傳統能源的綠色工廠在濟南高新東區開始投產。“廠房、倉庫全部是被動式建筑,電源來自房頂布設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總裝機量4.8兆瓦,完全滿足生產,多余的還能賣給國家電網。水百分之百循環使用,完全零排放。將來碳交易市場建立之后,我們可以把用不著的碳排放指標賣給別人。”格林堡綠色建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趙麗告訴記者,這種被動式建筑節能90%以上,如果推廣普及,將大大降低對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賴。 據了解,濟南將結合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大力推進綠色建筑建設,高標準規劃,打造國內面積最大的綠色建設示范區。為此,成立了“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濟南黃河綠色研究院,聚焦綠色產業前沿技術、關鍵核心技術與產業共性技術,推動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綠色建設產業集群,讓綠色成為強省會戰略發展的底色。
近兩年,一批批新能源項目緊鑼密鼓地落地濟南,并作為重點發展的十大千億級產業之一。中國重汽新能源重卡項目已在萊蕪區量產,吉利科技集團帶來換電模式新能源汽車項目,臨工重機在濟南布局電動化工程車輛……同時,濟南密集出臺配套扶持政策,比如財政資金采購車輛、公交車、出租車等優先考慮新能源,計劃今年新增1700輛新能源出租車。研究渣土車、環衛車、物流車、快遞車等應用場景,從源頭破解交通運輸行業的污染頑疾。在能源結構方面,超前謀劃氫能源產業發展,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規劃和政策,提出打造“中國氫谷”、建設氫能城市,從戰略層面調整能源結構,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濟南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42.7%,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改善32.7%,優良天數比例達到62%,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泉城藍”成為常態。“十四五”期間,濟南將強化頂層設計,強化科技和制度創新,深入實施產業、能源、運輸等結構性調整,建設綠色生態、低碳環保的新型城市,打造黃河生態明珠,力爭2025年率先實現碳達峰。(來源:大眾日報)
4月26日,濟南地鐵2號線開通運營已滿一個月。成網運營的濟南地鐵,有效擴大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范圍,加強了東西城區聯系,疏解了城市交通壓力,為濟南經濟社會發展插上了騰飛的“雙翼”。[詳細]
4月26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濟南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開展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專項整治行動,濟南一家沒有旅行社資質的公司因組織“濟南博鰲雙飛6日游”被查處。據了解,濟南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通過組織執法人員明察、[詳細]
K90路臨時調整后撤銷解放軍第九六〇醫院西院宿舍(路北)、二環西路劉長山路(路東)、劉長山路二環西路(路南)、樂都佳園(路南)、克朗山東路南段(路西)、克朗山東路臘山路(路西)站點。[詳細]
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濟南市大數據創新應用突破行動方案》。濟南還將加強證明事項清單分類梳理,對可“數字化”辦理的證明,依托市大數據平臺實現證明辦理“最多跑一次”。[詳細]
近年來,家庭養犬成為更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然而,狗在給一部分人帶來生活樂趣的同時,犬吠擾民、咬人傷人、破壞環境等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禁養烈性犬和禁止棄養都挺好的,可是僅養一只小型犬是不是管的太嚴格了,每戶家庭情況都不同啊,何況還有狗狗生幼崽的。[詳細]
4月25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了解到,濟南佛慧山開元寺入口改造項目即將竣工,將于五一期間免費對外開放。” 該項目位于旅游路與千佛山東路交叉口,以旅游路為界北側為千佛山風景區,南側為千佛山風景名勝區中最具特色的山體之一的佛慧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