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苑文颯
省會首位度逐年提升
強省會戰略有了效果
記者從發布會獲悉,2021年第一季度,濟南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456.70億元,同比增長17.4%,兩年平均增長5.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8.51億元,同比增長2.1%,兩年平均增長0.8%;第二產業增加值為761.40億元,同比增長16.8%,兩年平均增長6.6%;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656.79億元,同比增長18.2%,兩年平均增長5.7%。
以GDP為例,記者梳理2017年來山東省和濟南市第一季度GDP,其中我省這五年來的數字依次為16653.3億元、18900.6億元、20177.4億元、14919.3億元、18055.5億元,濟南的數字為1636.6億元、1873.55億元、2339.1億元、2027億元、2456.70億元。
濟南所占的比例依次為9.8%、9.9%、11.6%、13.6%、13.5%,其中,2018年以來GDP占比首次超過兩位數。近五年來一直呈現上漲態勢,尤其是近三年增速逐漸加快,如果以GDP占比衡量首位度的話,濟南這幾年首位度一直在提高。
“以GDP為例,一季度兩年平均增長達到5.9%,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9、0.5個百分點。另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兩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10.7%、6.1%、4.5%,均好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也充分體現了我市經濟發展的強勁韌性。”濟南市統計局黨組副書記、市社會經濟調查中心主任、新聞發言人唐軍表示。
近兩年,我省一直大力推進強省會建設,今年可以說是強省會的落實之年。山東省的“十四五”規劃和2021年重點工作中都不乏濟南元素。其中,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濟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今年2月19日,濟南市召開新春第一會,認真貫徹落實全省2021年工作動員大會精神,搶抓“強省會”戰略機遇,奮力開創加快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新局面。而從第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的表現來看,強省會戰略可以說慢慢起了效果。

新晉萬億俱樂部成員
濟南平均增速居前列
今年1月26日,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召開。濟南市統計局發布,2020年濟南市實現生產總值為10140.91億元,同比增長4.9%。這意味著濟南正式成為“萬億俱樂部”城市。
2019年,我國的“萬億俱樂部”的成員為17個。進入2021年,包括濟南在內的福州、泉州、南通、合肥、西安等六座城市加入“萬億俱樂部”。目前共有23座萬億城市,今年新晉的這幾座城市第一季度表現如何?
公開數據顯示,南通為2516.10億元、西安為2459.94億元、濟南為2456.70億元、泉州為2411.09億元、合肥為2356.31億元、福州2238.27億元。此外,還有萬余俱樂部后備軍中的東莞,為2358.04億元。
上述城市的第一季度實際增速為南通19.20%、西安16%、濟南17.4%、泉州19.7%、合肥22.60%,單純從本年度增速來看,濟南17.4%的增速并不顯眼。但是從兩年的平均增速來看,上述城市依次為南通8.4%、西安5.5%、濟南5.9%、泉州未公布、合肥5.2%、福州6.5%。而東莞的平均增速僅為4.8%。
記者梳理上述六座城市2020年經濟增長速度,排名依次為西安5.2%、福州5.1%、濟南4.9%、合肥4.3%、南通4.7%、泉州2.9%,濟南增速位列第三名。而從新晉萬億俱樂部第一季度經濟總量的增速來看,濟南暫列第三名,可以說發展后勁比較足,在城市發展步伐上并不慢。

數字增長的背后
更加注重內涵式發展
一季度,濟南在經濟行穩的基礎上,經濟發展質量也在不斷加強。高技術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38.1%,兩年平均增長25.5%,高于規模以上工業14.8個百分點,拉動增長6.4個百分點。“四新”投資熱度增強,同比增長74.1%,居全省第1位,“四新”經濟投資占比提高9.1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
4月27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對話》欄目到濟南進行專題采訪錄制。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接受現場采訪時表示,濟南進入GDP的萬億俱樂部,是質的增長,是內涵的發展。
“不是GDP增長了幾百億、幾千億,更看重的是數字增長背后是什么在驅動?是什么在增長?進入萬億俱樂部是質的增長,內涵的發展,這意味著我們能夠更加積極、更加主動,也更加從容地把我們關注點放到內涵發展上。”
所謂的內涵式發展就是相對于外延式發展而言的,更注重內在品質和潛力挖掘。城市發展不再講求攤大餅,無限制擴張,而是遵循城市發展固有的規律,通過產業調整、城市更新改變城市機理,讓城市更溫暖、更有質感、更具幸福感。
在經濟迅速恢復的同時,濟南市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僅0.3%,漲勢比較溫和。八大類商品“四漲四降”,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均呈現下降趨勢,這無疑使得城市有更加濃郁的煙火氣息。

工業強市戰略為下一個
“萬億”持續輸送活力
在“工業強市”戰略引領下,工業經濟成為濟南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25.9%,分別好于全國、全省1.4、2.4個百分點,剔除基數因素影響,較2019年一季度增長22.5%,兩年平均增長10.7%,已達到或好于多數年份。
記者梳理發現,載貨汽車、汽車發動機、汽車儀器增速超過五成以上,鋼材、生鐵產量均超過500萬噸,粗鋼超過400萬噸。中成藥、工業機器人分別增長60.7%、33%。值得一提的是,六大重點行業結構發生變化,金屬制品、通用設備制造兩大裝備制造行業替代石油加工、化工兩大高耗能行業,體現了工業經濟產業迭代升級、動能轉換加速的顯著成果。
濟南擁有輝煌的工業發展史,在工業領域創造了70多個全國第一,在41個工業大類中擁有38個,是全國擁有工業門類最多的城市之一。但在工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變革的大潮中,一些企業錯失了發展機遇。
去年11月19日,在山東重工(濟南萊蕪)綠色智造產業城總裝車間內,濟南市舉行了加快建設工業強市推進大會。2020年前10月,濟南工業增加值增速12%,領跑全省全國,這為濟南沖刺萬億俱樂部創造了堅實的基礎。
承擔著東強戰略的齊魯科創大走廊和制造大走廊目前正在規劃建設之中,按照計劃,“兩廊”將以經十路為界,南側進行科技理論創新,北側推進成果轉化落地。如今濟南已經成為萬億俱樂部,正在朝著下一個“一萬億”邁進,工業強市戰略將為這一目標持續輸送“火力”。
責編:高娜
4月28日上午,濟南機場舉行了五一服務舉措通報會。記者從通報會上獲悉,為迎戰“五一”出行高峰,營造快捷、輕松、溫馨的出行氛圍,濟南國際機場設立晚到咨詢電話、開通“晚到旅客”值機柜臺等十項服務舉措,助力旅客“五一”出行。[詳細]
“五一”將至,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統籌謀劃,組織指導園林和林業綠化系統開展時令花卉布置,高質量打造花卉景觀,提升城市品質,營造喜慶的節日氛圍。截至目前,在馬鞍山路、經十路、旅游路等主要道路節點、公園風景區布置花卉613萬盆[詳細]
記者從濟南公交獲悉,為進一步完善公交線網布局,加強與地鐵2號線接駁,填補歷黃路公交空白,4月29日起,濟南公交K14路優化調整,同時M2路停運。沿途增設地鐵北園站(路北)、東濼河路南口、梁府小區、東濼河路水屯北路、歷黃路小清河南路、歷黃路小清河北路(路東)、[詳細]
今天,國家統計局濟南調查隊公布數據顯示,一季度,濟南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3%,漲幅比2020年全年回落2.1個百分點,比2020年一季度回落4.6個百分點,漲勢總體減緩,保供穩價成效凸顯。[詳細]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五四運動102周年、建團99周年,為進一步傳承五四精神,激發全市各界團員青年積極投身社會發展,奉獻青春力量,為全面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言獻策,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4月29日下午,“青春永向黨建功強省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