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馬婉瑩
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5月7日,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全市建筑工程施工揚塵防治與建筑垃圾處置審管互動工作的通知》,從加強審管互動、簡化管理流程、強化責任落實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加大揚塵防治和建筑垃圾處置力度。
《通知》顯示,自2021年6月1日起,濟南全市新開工房屋建筑工程(不含工程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下或建筑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基礎土石方工程施工前,建設單位須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或監督機構提前介入質量安全監督)和《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通知書》并在濟南市城市管理局辦理建筑垃圾處置費繳納手續后,方可動工開挖。僅對施工場地進行表面清理、需處置建筑垃圾的,也應取得行政審批部門出具的《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通知書》,并在濟南市城市管理局辦理建筑垃圾處置費繳納手續后,才能進行處置外運。對確需提前處置建筑垃圾的市級及以上重點工程,需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經市政府批準后,方可進行基礎土石方施工。
行政審批部門核發《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通知書》后,將及時把許可、核準信息推送至同級住建、城管部門,以便提前服務及批后監管,形成審批與監管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工作格局,增強監管效能。
同時,《通知》將之前區縣初審、市級驗收,變更為區縣(功能區)級部門聯合踏勘。工程建設單位向公安交警部門申辦建筑垃圾準運手續之前,應首先落實工程施工現場揚塵防治措施,向屬地區縣(功能區)城管部門提出現場踏勘申請。區縣(功能區)城管部門組織同級住建部門共赴施工現場進行聯合踏勘;核查施工許可手續,查驗現場防塵降塵措施和建筑垃圾處置方案落實情況;城管部門將踏勘合格的工程項目信息推送給交警部門后,工程建設單位方可辦理《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準運臨時通行證》。
此外,《通知》明確表示,對未辦理工程施工許可、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手續,擅自進行土石方施工的建筑工地,由住建、城管部門依法責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由城管執法部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
對工程施工中違反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規定的,由城管執法部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由住建部門對有關工程項目的建設、施工、監理單位予以通報批評、記入不良行為記錄;情節嚴重的,取消工程項目各類創優評先資格,限制企業在濟施工活動。
施工現場安裝的洗車設備、揚塵在線監測與視頻監控系統應保持至項目竣工,待工程項目(含各單體、園林綠化、市政道路、管線等工程)全部竣工、驗收合格后方可拆除。
2019年4月24日,藍翔路鐵路橋開始封閉施工進行拓寬改造,藍翔路中段穿越鐵路橋的路段暫停通行。2021年5月8日,經過2年多的施工,藍翔路鐵路橋的新建鐵路框架橋已經建成,道路瀝青鋪設和交通標志線施劃也已到位,目前施工人員在道路南北兩端安裝限高梁等配套設施,全面[詳細]
目前,濟南進入“GDP萬億元俱樂部”,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近56%,經濟發展從“量的擴張”轉到“質的增長”,城市進入內涵式發展階段,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迫在眉睫。[詳細]
4月15日,隨著濟南明湖秀正式對外售票復演,一場華麗的泉城盛宴又一次亮相在市民與游客眼前。在這場盛大的演出背后,是維護團隊的艱辛付出。“600平方米的演出水域里有3000多個噴頭,1個高噴,2個背景船和3個燈塔。”明湖秀事業部部長施強告訴記者,“這些是明湖秀表演[詳細]
5月7日,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全市建筑工程施工揚塵防治與建筑垃圾處置審管互動工作的通知》,從加強審管互動、簡化管理流程、強化責任落實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加大揚塵防治和建筑垃圾處置力度。[詳細]
5月8日,記者從濟南公交獲悉,為更好地滿足市民高峰時期通勤出行需求,提升市民通勤出行效率,5月10日起,開通試運行通勤快速巴士T33路。[詳細]
5月8日,記者從濟南公交獲悉,為進一步優化公交線網布局,方便望岳路沿線小區居民出行,5月9日起,BRT-9號線延長至大澗溝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