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肖陽 李穎男 濟南報道
為深入宣傳貫徹《山東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總結推廣試點地區成功經驗,山東省召開全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現場會,并組織各級生活垃圾分類相關部門和人員赴濟南市、青島市開展現場觀摩。12月13日上午,現場觀摩團來到濟南市歷下區芙蓉街、鞭指巷、大明湖路、名府前街等地對歷下垃圾分類示范街區打造、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垃圾資源化利用、終端處置設施建設等工作進行了實地調研。觀摩團現場聽取了社區工作者、垃圾分類志愿者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的介紹,紛紛對垃圾分類“歷下模版”給予充分肯定。




近年來,歷下區城市管理局深入貫徹全市加快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戰略,助力推進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全力打造優美、和諧、有序、宜居的城區環境。
記者了解到,目前,歷下區區總保潔道路452條,長度290公里,保潔面積1069萬平方米,擁有各類作業車輛566部,全區主次干道機掃率、可沖洗道路沖刷作業率、生活垃圾密閉化運輸率始終保持100%。全區公共衛生間185座,主次干道沿街果皮箱2000余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桶1.6萬余個,每天收集轉運其他類生活垃圾1000余噸。全區共有物業管理的小區284個(23萬戶),開放式小區和獨立院落801個(14.4萬戶),居民37.4萬戶。
今年以來,按照全市部署要求,歷下區城市管理局以《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貫徹落實為重點,在理順機制、完善設施和宣傳發動上下功夫、求實效。按照“街、社、家”3個層次,從縱向上形成宣貫全覆蓋網絡;進一步統籌專人、??睢N锶矫?,以全區基層網格化治理為抓手,進一步鞏固街道、社區、轄區單位、物業公司、志愿者“五位一體”工作平臺,推進培訓、公示、宣傳、建設、督導五個流程,進一步加強分類投放源頭管理。按照“撤桶并點”和“垃圾直運”工作要求,持續探索廚余垃圾社區“公交化收運”和沿街商戶“音樂專線”新模式,同時建立健全“1+1+3”連接形成“3大專線”的收運新體系,按照200-300戶設置1個分類投放點、2000-3000戶設置1個規范化分類收集轉運站,每個投放點、轉運站配備桶邊督導員、駐站管理員、擺渡收運員共3名專職人員,以各投放點和轉運站為基點,連接形成公交定制、行業專屬、音樂特色“3大專線”,逐步形成區域化、定制化、個性化的分類收運新模式。目前,全區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宣傳知曉率均達到100%。建立了居民“廚余垃圾公交化收運”專線2條,“幼兒園廚余垃圾特色專線”1條,沿街商鋪“音樂收運專線”8條,在山東國際時尚創意中心和歷下大廈設置2處廚余垃圾就地處理系統,每天處理能力在3噸左右。
據悉,自5月1日《條例》實施至今,新增宣教督導員474人,增設分類垃圾桶5000余個,組織宣傳培訓活動3000余次,入戶100萬余次;新建提升分類設施494處,撤桶(點)1629處;收集有害垃圾1999.6公斤;可回收1016.67噸,廚余收集2415.58余噸,下達整改通知書339份,垃圾分類“歷下模式”正在全市推廣。
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為深入宣傳貫徹《山東省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總結推廣試點地區成功經驗,山東省召開全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現場會,并組織各級生活垃圾分類相關部門和人員赴濟南市、青島市開展現場觀摩。12月13日上午,現場觀摩團來到濟南市歷下區芙蓉街、鞭指巷、大明湖路、名府前街等[詳細]
日前,由歷城區融媒體中心“歷城民歌搶救性保護工程”整理并發行的《歷城民歌》音樂專輯,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歷城民歌》專輯以小曲、小調為主,包括《四季歌》《畫扇面》《抓子歌》《走姨家》《繡花燈》《小兩口參軍》等21首歷城民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