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曹亮
大眾網記者 范明昱 濟南報道
10月24日,濟南市“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歷城專場在龍奧大廈召開。歷城區荷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侯莉回答記者問,介紹街道開展“水美鄉村”示范區項目初衷和目前進展情況。

侯莉表示,荷花路街道自2021年起就開始策劃“水美鄉村”示范區,主要基于兩點考慮:一方面,作為沿黃街道,一直在思考如何將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落實到街道發展中,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另一方面,作為農村街道,轄內農村區域面積25.1平方公里,農林用地2萬余畝,農業基底突出,土地資源豐富,水系縱橫交錯,生態環境優越,具備打造沿黃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的自然稟賦。
綜合自然資源、地理位置、區位交通等因素,荷花路街道以“跳出荷花看荷花”的站位、跳出農業看農業的思維,按照全域統籌、科學發展、規劃先行的理念,謀劃了該項目,同時對街道整體戰略策劃及產業布局、整體文旅產業發展等進行了一系列的專題規劃,既著眼全局、又強調局部,既謀劃長遠、又聚焦眼前,為推動片區打造打下堅實基礎。

近兩年,在片區打造過程中,街道堅持以“生態修復、耕地提升、主糧提質、產業融合、村莊振興、農民增收”六大工程為載體,重塑“萬畝良田、江北水鄉”美景。項目實施中,在全域開展了“田水路林村”土地綜合整治,建設連片高標準農田,農業產量提升15%,爭取利用三至五年時間,將耕地占比由68%提升至92%。為推動綠色發展、生態發展,加大投資力度,大力開展黃河、小清河清違清障行動,趙王河、友誼河綜合整治行動,以及引黃干渠修復等工程,打造了“十里黃河”綠色生態廊道和千畝稻田“人工濕地”。
街道積極探索“1+1+N+N”發展模式,通過政府主導、平臺實施、多方運營、合作社參與,推動項目落地見效。與山東土發集團合作,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現約1億元指標收益,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引進專業運營機構,連續舉辦六屆“荷花杯”村民足球賽,成功舉辦歷城區第一屆“村超”比賽,圓滿承辦全國青少年足球聯賽,村集體年均收入增加50萬元。


引進文化傳媒公司,連續兩年舉辦慶豐收開鐮節、鄉村音樂節活動,實現農產品銷售翻三番。通過打造稻田畫和野生白鷺棲息地,推動農文旅發展,今年打造的“我愛濟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巨幅荷花四幅稻田畫,頻頻登上泉城熱門媒體,成功引流20萬人次。
另外,街道積極推進農業品牌打造,今年10月份,成功舉辦了第二屆“黃河鄉村 水美稻香”慶豐收開鐮節活動,活動現場發布了“荷花有品”農產品品牌和“荷花溪田”農文旅品牌,對已經形成的項目成果進一步推廣展示。截至目前,示范區項目一期已順利完成,二期正在有序開展。
下一步,街道將繼續依托十里黃河風貌帶和小清河生態旅游帶,進一步做好農文旅文章,串聯起黃河郊野公園、花卉直播基地、稻田觀光區、溫泉度假區、菌菇生活館、足球驛站等景觀節點,進行整體的農文旅項目包裝策劃,通過一步一景、步步皆畫的“水美鄉村”風光園打造,形成濟南近郊特色農文旅帶,為廣大市民休閑度假提供更好的去處。
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曹亮
近年來,歷城區蘆南村從落后村嬗變為先進村,它是如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