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孟彤暉
責任編輯:張帆
大眾網記者 竇永瀚 通訊員 臧玉寶 濟南報道
5月8日,濟南教育學會“泉城印象”研學課程開發項目啟動大會暨“勤誠教育”展示現場會在歷城區彩石中心小學隆重召開。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副秘書長李昶,濟南市社科聯秘書長苑紅,市社科聯學會科普部二級調研員李衛東,濟南市教育學會會長劉明辰,濟南市教育學會秘書長張琴,歷城區教科室主任臧玉寶出席。濟南市市直學校、各縣區教科研負責人、學校負責人,相關研學基地負責人等200余人參加活動。濟南市教育學會秘書長張琴作歡迎詞,并主持會議。
苑紅發表致辭。自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來,研學已成為新時代中國教育改革的一大熱點。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研學課程作為一種將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從實際出發為學生們打造了一個豐富多彩、富有意義的學習平臺,讓學生在研學中收獲知識、增長見識、提升能力,這是積極推進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劉明辰發表致辭。泉城濟南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本就是一本生動的百科全書。應巧借課程的力量,讓興趣作老師,開發身邊一切資源,讓一草一木開口說話,讓一磚一瓦啟迪思考,引導學生用腳步丈量故土,用手指觸摸自然,用心感受文化魅力,注重課程的實踐性和創新性,讓學生們在研學課程中增長知識、鍛煉能力,為他們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李昶作了《研學實踐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報告。李教授從國家戰略、人文歷史、社會發展、教育需求、人才培養等各個角度,對研學課程的來源、規劃、設計、現狀、實施、內容、策略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講解,并介紹了東營《沿著黃河遇見海》等幾個經典研學課程案例,給與會人員以深刻啟發和借鑒。
臧玉寶作了《“泉城印象”研學課程開發與實踐項目》的匯報。就項目的研究背景、目標、方法、思路及預期成果進行了詳細介紹,他提出研學課程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還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
任鵬作了《破解薄弱學校提質增效的密碼——基于優秀傳統文化“勤誠教育”的實踐探索》的報告,重點圍繞“勤誠教育”辦學理念、“五彩勤誠”課程的開設、校園文化的構建以及優秀傳統文化在學校質變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作了闡述。
之后,與會人員在學校操場觀看“勤誠教育”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展示,彩石中心小學學生的詩歌朗誦、美術、無人機、足球、武術和跳繩等節目展示精彩,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研學課程項目開發活動不僅是一個教育項目,更是一個集教育、文化、旅游、城市發展等元素于一體的綜合性活動。下一步,各有關部門和團體將充分利用泉城等豐富資源,將教育與旅游、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學品牌,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初審編輯:孟彤暉
責任編輯: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