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記者 謝瑋 濟南報道
8月9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據市中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永康介紹,近年來,市中區穩步推進村黨組織“跨村聯建”,打造“玉符泉源”等黨建聯合體7個,撬動項目資金1100萬元,年度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以上村達到54%、百萬元以上村近30%,集體收入、村民收入實現“雙提升”。
為全力破解“小馬拉大車”難題、有效激發基層干事創業活力,市中區統籌充實街道編制,推動112名行政事業編制資源下沉一線,制定出臺《關于開展街道黨務工作者“蓄勢儲能”行動的工作方案》,每個街道黨建專職力量全部達到3人以上。建立社區工作事項、村級工作事務等“六張清單”,出臺村級議事“四議一審兩公開”制度,明確村(社區)干部職能權責、干事流程。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先后推動職能部門整改問題73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37個,24件民生實事扎實推進。
今年以來,市中區在一線提拔使用干部69人,選派70余人到急難險重崗位“蹲苗”歷練,建立“投影、畫像、定位”全鏈條機制,開展“察實情、辨真才、鼓干勁”干部綜合調研。同時,開展社區帶頭人擇優選配工作,選派13名社區干部交流掛職任職,印發《關于建立常態化入戶走訪工作機制的實施方案》,社區工作者每日走網入格、走居入戶,每年至少2次全覆蓋,社區干部聯系群眾實現常態長效。實施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儲備培育三年行動,建立264人的優秀后備人才庫,大專以上、45歲以下人選占比達89.6%。
據了解,市中區把黨建引領貫穿社會治理全過程、各方面,開展高層次人才引育、發展校友經濟,承辦第七屆濟南市雙創大賽、海聚泉城特色賽道,建成全市首家區縣級共享式校友會客廳,落地山大系、浙大系產業類項目8個,以“校友圈”成功撬動“產業圈”。探索老舊小區治理、社區就業服務新模式,推出“金牌管家”“領五三一”“就在社區”等一系列黨建服務品牌,涌現出了麟祥街、同生里、秀泉等21個優秀社區,其中,魏家莊街道麟祥街社區入選全省五個、全市唯一的全國完整社區建設試點,社區服務功能持續優化,群眾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張永康表示,下一步,市中區將樹立鮮明用人導向,深化人才引育機制,健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切實扛牢組織部門責任擔當,為“二次創業”提供堅實保障。
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