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高娜
責任編輯:曹亮
大眾網記者 高娜 濟南報道
8月23日,在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系統商事登記“崗位大練兵”知識競賽中,濟南高新區一舉包攬“團體一等獎”“優秀組織獎”“學習標兵”等多個獎項。

本次活動在山東省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會議中心舉行,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郭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注冊處處長高青松,濟南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高鵬霄,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有關領導,各區縣(功能區)審批服務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及業務骨干120余人參加。
競賽圍繞新《公司法》落地實施的現實需求,以回應群眾關心關注和法律熱點難點問題為主題,緊扣商事制度改革發展脈絡,綜合考察全市商事登記領域從業人員的法律法規掌握程度和綜合服務業務水平,對政策理解、溝通表達、應急處突等全方位能力進行現場檢驗,著力培養商事登記的“行家里手”、服務企業群眾的先鋒表率。歷下區、槐蔭區、天橋區、長清區、章丘區、濟南高新區6支區縣(功能區)代表隊通過了前期層層篩選闖進決賽。
高手過招、精彩紛呈,決賽中,濟南高新區參賽選手以高漲的競賽熱情、高超的業務水平,展現了高新審批服務一線業務骨干良好的精神風貌,實現了“以賽促學、以學促干、比學趕超”的目的。

市場準入是營商環境的“首道關口”,商事登記往往是地方政府部門留給廣大企業群眾的“第一印象”。近年來,濟南高新區充分發揮“五區”疊加優勢,經營主體搭乘商事制度改革快車,市場活躍度不斷增強。截至7月底,全區實有經營主體141571戶,同比增長3.94%。其中企業88678戶,占經營主體總數的62.64%。今年以來全區新登記經營主體14448戶,其中新登記企業8363戶,占全市新登記企業數的16.56%,位列全市第一。商事服務團隊站在優化營商環境的前沿陣地,以主動作為、善于攻堅、敢想敢干的優良作風,擦亮政務服務靚麗窗口、助推轄區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該團隊被授予“山東省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

流程便利化,提升吸引力
濟南高新區持續推進“全過程幫辦、全鏈條服務、全周期跟進、全套餐支持、全過程無憂”,護航經營主體落地發展。圍繞企業開辦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通過“企業開辦大禮包”送上五枚免費印章,搭載了“稅新享”、自貿創新政策匯編、濟高人才計劃、園區企業服務指引等政策好禮,為企業提供“領進門、送一程”的包容普惠性延伸服務,深化企業開辦“零成本”。2024年以來已發放免費印章7000余戶,節約成本近70萬元。依托“智惠導服”與智慧熱線升級幫辦代辦能效,為經營者提供個性幫辦、遠程指導、視頻連線等特色服務,大幅減少辦事環節、申請材料、辦理時間和跑動次數,切實提升企業群眾的體驗感、獲得感,商事登記全程網辦率超過99%。依托“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推動企業銀行“無紙化”開戶模式,以數字賦能“政銀融合”,實現“企業開辦”“銀行開戶”數字串聯,政務大廳與銀行網點服務“雙向賦能”。

服務精準化,呵護生命力
設立登記是經營主體參與市場競爭的第一道“關口”。濟南高新區始終堅持以不設“路障”設“路標”為指引,為經營主體發展提供精準高效服務。發出山東省首張“二碼合一”營業執照和濟南市第一張市域跨區“一照多址”營業執照,為企業多點經營提供便利;包容支持新業態、新行業發展,積極爭取新行業表述,其中科創孵化器、等離子芯片科技等行業為產業特色發展創新注解;釋放《海牙公約》政策紅利,簡化外資登記材料,全力支持QFLP落地發展、醫療器械租賃行業做大做強。依托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探索經營主體融資新渠道、提供新路徑,推出初創科技型企業“同股不同權”改革,保障科創型企業在金融賦能“新賽道”上擁有話語權和主動權,推動科創活力與金融活水的良性互動。
準營加速化,增強續航力
濟南高新區充分發揮省市區三級權限優勢,進一步壓縮經營主體從“準入”到“準營”時限、環節,為企業輕裝遠行助力賦能。提供商事登記增值服務,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發力,對高頻“一件事”制作增值服務卡,實現辦事流程“碼上可得”;推出“1+1+N”個體工商戶集成注銷模式,打破證照稅跨部門聯辦壁壘;推出“生物醫藥企業一類事一站辦”,編發《生物醫藥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手冊》,以“預審預判”特色服務,幫助近百家生物醫藥企業提高一次申報成功率;重塑醫療器械類審批流程,變更業務節省材料70%以上;深化“同股不同權”、“代位變更”等改革舉措,探索“濟南都市圈外國投資者主體資格互認”,以“一地認證、多地通用”深化都市圈互認互通、深度協作。
初審編輯:高娜
責任編輯: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