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
初秋,一場國際級盛會如約而至。
8月28日上午,第五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來自451家跨國公司的552位嘉賓,相聚太平洋之濱,共話合作發展。
作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后舉辦的首個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盛會,向全世界傳遞一個強烈的信號:開放的中國、開放的山東歡迎你!
本屆峰會繼續沿用“跨國公司與中國”主題,峰會期間舉辦開幕式及跨國公司發展論壇、跨國公司投資交流合作會、國家部委政策閉門會、上合示范區專題推介會以及主賓省推介等一系列活動。盛會吸引了一大批頂尖企業參加,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40家、行業領軍企業311家,首次參加峰會的跨國公司99家。
本屆峰會上,“濟南機遇”頻頻閃耀。
無論是吸引120余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知名企業、商協會機構參加的濟南合作新機遇專題推介會,還是跨國公司投資交流合作會、與跨國公司負責人會談交流,抑或是濟南在峰會期間簽約的一系列優質項目,都為這座城市和眾多優秀企業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拓展合作領域、攜手共贏未來提供了良好契機、營造了廣闊空間。
“濟南風”勁吹,展現的是這座城市噴涌的活力、巨大的潛力,同時也是向世界發出邀約:開放的濟南歡迎你!
開放的濟南,
是一座什么樣的城?
8月28日的跨國公司投資交流合作會上,市委書記劉強在推介濟南重點領域合作項目時從開埠講起——
“濟南是近代中國第一個自開商埠的內陸城市,今年是濟南開埠120周年。可以說,濟南有著深厚的開放底蘊。”
的確,在開埠之后,濟南迅速融入先進的產業、技術、文化、思想,踏上了領中國風氣之先、與世界先進接軌的開放之旅。
進入新時代以來,濟南加快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持續深化國際經貿合作,從2012年到2023年,全市外資企業數量、實際使用外資均翻了一番,目前有來自6大洲74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在濟南投資興業。
開放的濟南是什么樣子?
從發展機遇看,濟南戰略疊加、前景廣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賦予濟南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定位;自由貿易試驗區濟南片區、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等一系列國家級戰略先后獲批并相繼實施,使濟南在國家區域戰略布局中的地位更加凸顯。
從資源稟賦看,濟南區位優越、要素富集。北接京津冀,南聯長三角,東承環渤海經濟圈,西通中原經濟區,濟南是促進黃河流域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戰略樞紐。全市人才資源總量超過281萬,中國科學院13家院所先后落地,擁有全國重點實驗室11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32家,濟南在英國《自然》雜志發布的2023全球科研城市100強中居第32位。
從產業實力看,濟南基礎雄厚、門類齊全。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四大主導產業總規模達1.6萬億元,并逐步培育形成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群。濟南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和頭孢菌素生產基地,是亞洲最大的酚醛樹脂生產基地和粉末冶金基地,是全國最大的重型汽車和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生產基地,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激光裝備產業基地,2023年濟南新能源汽車產量位居全國前10。
向未來而行!
濟南起步區成為峰會“熱詞”
不出預料,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再次成為本屆峰會的“熱詞”。
無論是濟南合作新機遇專題推介會,還是跨國公司投資交流合作會、與跨國公司負責人會談交流,市委書記劉強都重點推介了濟南起步區。
的確,這片798平方公里的土地,將崛起一座未來希望之城。能夠代表“未來”和“希望”的,本身就蘊含著巨大發展機遇。
這次峰會,起步區推介了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產業機會清單,受到了跨國公司熱捧。
《機會清單》主要涵蓋了起步區主導產業、未來產業、城市副中心示范區、產業服務機構等四大領域的73項機會——
看起步區綠色低碳發展路徑,以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工業化數字化深度融合為導向,結合起步區主導產業,梳理了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在汽車、金融、農業、航空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共享共贏智能車、新能源領域“新三樣”產業機會。

看起步區科技成果轉化需求,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切入點,面向專精特新“小巨人”、瞪羚、獨角獸等科技領軍企業和各類高能級科研平臺,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核心技術的團隊開展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提供合作機會。
看起步區前瞻布局未來產業,聚焦機器人、元宇宙、人工智能、中國芯、未來能源、未來材料、空天動力、核技術研究與應用等八大未來產業領域,為未來產業開辟新領域、新賽道提供應用場景,變“給予優惠”為“共創機會”,加速培育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
面向跨國公司的重點推介,將吸引更有實力、更高水平的頂尖企業加入到濟南起步區成形起勢的建設大潮中。
馳騁新藍海!
濟南國際醫學中心“走出去”
開放的濟南,擁有開放的平臺載體,濟南國際醫學中心便是其中之一。本次峰會期間舉辦的濟南合作新機遇專題推介會上,濟南國際醫學中心推介了新質生產力場景機會清單。
新質生產力,是當下的高質量發展熱詞。濟南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因地制宜確定了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三個重點方向:數字化、綠色化和生物醫藥。

細細梳理《濟南國際醫學中心新質生產力場景機會清單》發現,這份清單主要涵蓋高端醫療服務、高端醫療器械、新一代生物技術、數字醫療、智慧康養配套服務五大領域,共32個場景。
從高端醫療服務看,國際醫學中心的醫療硅谷建筑面積394萬平方米,規劃總床位7500張,計劃引入心腦血管、骨科、康復、醫美、干細胞治療、健康管理等臨床機構、專科和高端門診,打造高端醫療服務產業集群。
從高端醫療器械看,建設了國際醫療器械產業園、醫療健康創新科技產業園、高端醫療裝備產業園,面向創新類、高端影像類、內窺鏡類、體外診斷類、人工智能類五大方向,誠邀海內外企業入駐,共同打造百億級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
從新一代生物技術看,建設了精準醫學產業園,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山東創新中心等40余家企業機構已入駐。未來,將在基因編輯、細胞與基因治療藥物、藥物遞送、合成生物學等方向誠邀企業入駐,共同打造精準醫學產業集群。

從數字醫療看,依托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和數字醫療產業園,在腦機接口、醫療人工智能、遠程診療、A I大模型訓練、臨床技能虛擬實訓、商業保險等領域,引入相關企業,加快打造數據要素產業核心區。
從智慧康養配套服務看,誠邀康復機構、智慧康養社區、智能健身空間、數字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機構,共同打造頤養健康示范區。
馳騁新質生產力的新藍海,跨國公司在濟南大有可為!
噴涌的動能!
1.6萬億體量的“引力”
近年來,濟南的產業發展呈現出蓬勃的活力。產業的活力,往往都對項目的招引、企業的落地有很強的“引力”。
濟南合作新機遇專題推介會上,專門推介了四大主導產業機會清單。
如今,濟南的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產業、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等四大主導產業總規模達1.6萬億元,逐步培育形成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群——集成電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精品鋼、新材料、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數控機床與機器人、新能源裝備。
四大主導產業、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群,是發展中的長板。加快高質量發展,就是要拉長長板。從這次推介的機會清單看,濟南顯然有更大的雄心——
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要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端軟件、新型顯示等領域尋找合作機會;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主要聚焦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裝備、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尋找合作機會;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產業,主要聚焦不銹鋼制品加工、粉末冶金等領域尋找合作機會;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主要聚焦高端醫療器械、細胞與基因治療、腦機接口等領域尋找合作機會。
再好的機會也要落在具體項目上。濟南無疑是本次峰會最搶眼的城市之一。
本次峰會期間,濟南市共有35個項目簽約,涉及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先進材料以及新能源、現代物流、保稅加工、跨境易貨貿易等領域。其中,在省主會場共簽約項目5個,在濟南合作新機遇專題推介會活動現場簽約項目30個。投資類項目23個,總投資215.46億元;商貿類項目12個,其中外貿項目預計年進出口額將達8.6億美元,內貿項目全年批發零售達147億元。
一次國際峰會,展現了濟南全方位的發展機遇。越開放,越發展。未來,隨著合作的落地、項目的推進,加快發展、加速崛起的“濟南前景”將有更加具象化的“呈現”。(濟南報業時政融媒工作室記者王端鵬)
來源:濟南報業時政融媒工作室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