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曹亮
近日,商務部公示擬確定15個地區作為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其中,山東濟南入選。自2021年以來,作為濟南市較早開始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區縣,市中區打造了一批有溫度、有影響力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在市中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連接起了家門口的菜市場、街道邊的商超、路口旁的公園、沿街可見的大小店鋪、周邊的電影院和社區醫院,串聯起了居民的生活“幸福圈”。
聚焦“六個一”業態
豐富居民生活
家住市中區鴻景苑小區的王祖貞,近期一段時間以來,總要去同生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她到底是為了啥?原來,小區最近開設了面塑公益課,王祖貞每周都不會缺席。

王祖貞今年70多歲,在小區生活了30多年,作為社區里的老居民,王祖貞對小區一點一滴的變化有著切身體會。“現在社區還開設了免費的公益課,我們既打發了時間,又學到了手藝,實在是太好了。”
如今,王祖貞在家門口,就能購買到新鮮的蔬菜瓜果、豐富的日用百貨,享受到美好的休閑生活。這樣的便利生活得益于魏家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近年來,魏家莊街道致力于營造可達性強、服務精準、功能復合、開放安全的宜居社區,形成了“四圈融合”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格局。這四圈分別是“15分鐘消費圈”“15分鐘青年圈”“15分鐘便民圈”“15分鐘文化圈”。
于恩朝是面塑公益課的老師。2019年,機緣巧合下,他來到了社區,開啟了面塑傳授之路。作為一位面塑非遺傳承人,他不僅參與社區的公益活動,每逢暑假還會開設公益課程,教授社區里的小朋友們,捏出一個個可愛的面塑人。2022年,于恩朝被聘為同生里社區公益非遺文化微就業創業輔導員。

(于恩朝)
“我們主要根據生活圈‘六個一’業態(即‘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輔之其他業態進行建設。同時,我們根據居民從家步行15分鐘可以觸達的所有民生必備業態和品質提升業態,進行招商引資、商戶賦能。” 濟南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專業委員會會長袁昆說。
打造“一坊多能”
提供多種服務
在市中區民康街24號,有座中西建筑引人注目。它墻體呈灰色,門口處時不時飄出中藥香,這便是濟南遠近聞名的宏濟堂中號。
最近一個多月來,每天下午6時左右,宏濟堂中號前人聲鼎沸。原來,宏濟堂中號近期開展了夜診服務,有許多市民慕名前來就診。據悉,目前,宏濟堂中號每晚能接診30至50人次。

其實,宏濟堂中號不僅是人們認知中的百年“中藥鋪”,更是一間具有中醫特色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據介紹,2019年起宏濟堂中號承擔了魏家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職能,定期邀請山東省內的中醫專家來坐診,讓居民能夠在家門口享受到優秀診療。
“每年3月份到11月份,我們都會給轄區內65歲以上的老年人查體,同時,針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我們每個月至少開展一次義診活動。”魏家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提到,居民可以通過微信或電話聯系他們,他們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上門服務,這也是魏家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重點內容。“為了解決社區居民一些剛需但比較低頻次出現的服務,像修理家電、配鑰匙或者上門理發等,我們打造‘一坊多能’,設立了社區工坊,工坊內集合了這些服務。”袁昆提到,針對一些老年人的需要,他們還在工坊內開設了24小時服務熱線,工作人員接到訴求后,可以提供上門服務、上門解答。并且,他們也會邀請手藝人,定期或者不定期舉行一些公益活動。“我們重點打造社區里的互幫互助和上門服務。”
市中區十六里河街道打造的社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中同樣設立社區工坊,實現“一店(坊)多能”。具體而言,社區將微利且較難尋覓的業態,比如維修、家政、配鑰匙、修補、洗鞋等服務項目植入工坊內,服務周邊老百姓,從而實現“一點多用,一店多能”。
激活多元力量
共建便民生活圈
事實上,魏家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也是市中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縮影。

2023年以來,市中區魏家莊麟祥街、領秀城貴和金街、郎茂山振大、中海國際A5、華潤中央公園等區域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獲評市級一刻鐘便民生活圈。2023年,郎茂山振大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入選了商務部印制的《全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集》,向全國進行推廣。記者了解到,今年市中區將繼續打造朗南社區、舜北社區、緯一路社區、興華社區等多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在居民“家門口”——也就是在居民步行15分鐘范圍內,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從優先配齊購物、餐飲、家政、快遞、維修等基本保障類業態,到因地制宜發展文化、娛樂、休閑、社交、康養、健身等品質提升類業態,切切實實“圈”出了居民生活幸福感。
如何建成讓居民幸福感滿滿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為此,市中區深入社區、入戶走訪調研,全面了解轄區內居民分布和需求。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補充完善便民業態,讓便民商圈真正蛻變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同時,在建設過程中,社區服務資源同市場運營主體有效結合在一起,匯集各方資源不斷壯大便民生活圈建設力量。市中區商務局相關分管負責人介紹,“街道社區聯絡資源,運營主體提出思路,居民群眾滿足需求,我們牽頭引導多方力量匯聚在一起,真正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形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和管理的良性閉環工作機制。”
其實,早在2021年10月,濟南被確定為全國首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2024年,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被列為濟南市20項民生實事之一,計劃建設改造不少于30處便民生活圈。濟南力爭讓每個市民住進“幸福圈”,市中區也在努力實現“幸福圈”全覆蓋。
“以前我們哪能想到買菜這么方便,不出遠門就能買到想要的東西。現在不僅有超市,身體不舒服還可以直接去社區服務中心就診,一些小毛病家門口就能治好。”市中區居民楊繡珍期待著,未來的生活將更美好。
原標題:濟南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圈”出生活幸福感
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