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

濟南冬季暢游泉水國際公開賽已成為品牌賽事 (資料照片)
新年伊始,陽光灑向泉城,往日余暉與奮進曙光輪轉接續,不覺間這座城市已走出新的步伐。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一場泳壇盛會就將于大明湖上演。
1月11日、12日,2025年國際冬泳世界挑戰賽(濟南站)暨第十二屆中國濟南冬季暢游泉水國際公開賽將在大明湖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冬泳愛好者將齊聚于此,共赴一場集文化、旅游、體育于一體的盛會。世界將共同見證更美好的泉水冬泳、更美麗的泉城濟南。
很長一段時間,“生命力”一詞總是在社交平臺被提及,與疲態、“躺平”不同的是,有生命力意味著精力充沛、陽光向上、勃勃生機。無疑,游泳是一項充滿生命力的運動。
“在冬日寒風中,一頭扎入水中,沒有習慣的支撐和可以抓取的東西,感受水的韻律和力量,有時逆流、有時順流,仿佛是對自己的內省。”在社交平臺上,有運動愛好者分享游泳于個人的意義。
對于一個城市而言,生命力同樣是其最大的魅力,城市的生命力可以體現在攀升的經濟指數,群眾幸福昂揚的精神面貌,以及多姿多彩的城市活動。體育賽事恰恰成為城市生命力最強的載體,通過舉辦體育賽事,帶動文旅、餐飲等產業消費,同時增強全民健身的意識。毫不夸張地說,一場體育嘉年華,讓城市更具有發展活力。
“辦賽事就是辦城市”,體育賽事不僅塑造了城市的硬實力,更展現出城市內在的獨特氣質。
本次比賽將在濟南大明湖拉開帷幕。冬天的大明湖是帶有詩意的,“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濟南的標志,更是大明湖的標志。北宋詩人曾鞏曾在《離齊州后五首》中言道:“從此七橋風與月,夢魂長到木蘭舟。”宋朝詩人黃庭堅說,“大明湖靜潭無風,月斜游客滿江空。”可以想象,當冬泳愛好者奮力劃動時,那些騰起的水珠,既是勇氣的見證,也是詩意的注腳。
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在泉水中開展的冬泳賽事,濟南冬季暢游泉水國際公開賽已成功舉辦了十一屆,今年的賽事列入2025國際冬泳世界挑戰賽,包含公開水域300米競速賽、泳池項目競賽兩個項目,賽事規模、參賽人數均創歷史新高,其中包括40多位外國選手。
翻開2024年的“賽歷表”,從國際馬聯場地障礙賽暨濟南公開賽到“泉城馬拉松”,從2024穿越火線職業聯賽(CFPL)春季總決賽到《蛋仔派對》首屆高校聯賽派對大區總決賽,賽事層次多樣,既有傳統賽事,也有新興賽事;既有國際級、國家級高端賽事,也有原創品牌賽事。一場場高水平、重量級、年輕化的體育賽事,填滿濟南時間。
過去一年,濟南實現大賽戰績多重突破,比如,巴黎奧運會上,濟南在參賽人數、參賽項目、傳統優勢項目和新興項目四個方面均實現重大突破。特別是李越宏射落中國首枚男子25米手槍速射奧運金牌,終結了歐美選手在該項目長達40年的統治。
引領體育惠民持續加碼,濟南群眾體育賽事參與人次達500萬,增長40%;經常參與體育鍛煉人數達46%,增長4個百分點。目前,全市共有標準體育公園11處、運動主題公園66處,智能健身驛站、智慧健身步道100余處,253所學校體育場地對社會開放,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不斷完善。
加推賽事經濟躍升賦能,創新培育體育消費場景76個,其中入選“好運山東”體育消費創新場景重點培育項目2個、入庫項目48個,項目數量居全省首位,“濟南經驗”在全省得到推廣應用。
濟南,這座兼具厚重文化底蘊與現代活力的城市,正在通過體育賽事不斷塑造出一種硬朗、剛毅“肌肉感”——這不僅是一種身體力量的象征,更是一種內在的拼搏精神和城市氣質。
賽事熱度不減,濟南冬季暢游泉水國際公開賽從邀請賽到公開賽,從地方賽事到國際頂級賽事,正是濟南不斷推進“體育+”創新融合發展模式的碩果。
體育賽事,是一扇窗口。
透過這扇窗口,人們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發展脈動;透過這扇窗口,城市可以向人們展示獨有的風姿與氣度。
將“辦賽事”與“建城市”有機結合,濟南正以冬泳賽為契機,將旅游資源、文化資源串聯起來,推進賽事體育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
“城”為人而建,“市”因人而興。大明湖由眾泉匯聚而成,濟南由眾人托舉而升。其中,有你、有我,更有即將來到濟南的每一位“泳”者。
1月11日,大明湖,我們不見不散。
作者:張成地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