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數智時代,數字建設已經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
近日,山東省發布了《數字強省建設2025年工作要點》,提出了八大方面27項具體措施,為全省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清晰的行動指南。
作為山東省會,濟南如何在省級框架下探尋契合實際的差異化創新路徑,于全省乃至全國的布局中凸顯特色、彰顯優勢,持續有力地推進數字濟南建設,值得關注和思考。
(一)領跑數字賽道,濟南憑什么?
作為山東數字強省建設的龍頭城市,濟南不僅是全國唯一連續6年獲得“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的城市,2024年還拿下亞太智慧城市數字化轉型成就獎。可以肯定地說,推進數字建設,濟南優勢顯著。
數字基礎設施硬核。濟南已建成40家數據中心、5.4萬個5G基站,算力總規模達4500P,占全國50%以上,穩居全國第一梯隊;擁有全球首個量子通訊專網,AI服務器產銷量全球第一,超算制造全球第二,公共數據開放“數林指數”居副省級城市第二。
數字政府服務高效。濟南率先啟動機關內部“一次辦成”改革,“愛山東”APP濟南分廳上線300多項特色應用和近2000項政務服務事項;全國首個政務服務“云大廳”實現309項高頻事項“7×24”小時智慧受理;依托智慧泉城運行管理中心,打造了一批“三融五跨”數字政府應用場景,提升了“城市大腦”的共性支撐能力。
數字經濟勢頭迅猛。去年,濟南入選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新增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特色平臺2個,“晨星工廠”達到209家。數字場景創新作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面向工業制造等12個重點領域積極打造示范應用場景。
(二)數字強市,濟南有“小目標”
《數字強省建設2025年工作要點》著重指出,要高標準打造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推動濟南、青島都市圈協同發展、開放聯動。這無疑明確了濟南在數字強省建設中的關鍵地位,既是重大機遇,更是嚴峻挑戰。
當然,在數字強市之路上,濟南早已立下自己的“小目標”。
去年10月28日,濟南召開數字濟南3.0大會。從1.0的“推進大會”,到2.0的“重點突破大會”,再到3.0的“全面提升大會”,會議關鍵詞的演變,彰顯出濟南在數字建設進程中的步步深入。
在此次全面提升大會上,濟南市委書記劉強提出數字濟南的六個目標:全面提升數字濟南建設整體推進效能;全面提升數字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全面提升數實融合發展水平;全面提升數據要素價值實現能力;全面提升數字化應用場景獲得感;全面提升線上線下改革協同性。
六大目標與《2025年數字強省工作要點》高度契合。比如,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省工作要點強調加強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濟南提出全力打造省級數據中心核心區,穩步推進浪潮海若智算中心等重大項目,智能算力規模預計突破5000P,同時大力推進“雙千兆”建設,5G基站數量將達6萬個,這與省要點中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一致,能為數字強省建設筑牢根基。
比如,在數實融合發展上,要著重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等實數深度融合舉措。濟南提出全面提升數實融合發展水平,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培育省級智能制造示范項目、“晨星工廠”等,推動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確保國企100%啟動轉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轉盡轉。這些舉措與省要點相輔相成,將有力促進濟南產業升級,為數字強省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再如,在數字化應用場景方面,省要點倡導拓展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場景。濟南提出全面提升數字化應用場景獲得感,發布涵蓋九大行業領域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需求和解決方案資源池,開展“AI泉城”賦能行動,與周邊城市協同發力,讓人工智能價值在濟南都市圈落地開花,契合省要點中拓展應用場景的要求,提升市民與企業對數字化的體驗與受益程度。
(三)向數圖強,濟南講“策略”
不久前,國家網信辦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名單公布,濟南本土企業麗陽神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麗陽雨露”大模型通過備案。目前,濟南市有7個AI大模型通過備案,數量居全省首位,占全省11個大模型備案數量的近三分之二。
作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工業互聯網建設示范區“三區疊加”的城市,數字強市是使命所然也是機遇青睞。數智戰鼓已響,在向數圖強的奮進道路上,濟南毅然開啟精心布局,在數字領域披荊斬棘、鑄就輝煌。
政策領航,打造數字發展“司令部”。《濟南市“十四五”數字泉城規劃》明確,到2025年,濟南要成為國內領先的數字經濟創新高地、數字政府標桿、數字社會示范城以及數字生態樣板。圍繞這一目標,濟南構建起“1+4+N”建設體系,從政策、制度到推進,全方位夯實數字發展根基;出臺《濟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公共數據開放利用管理辦法》,在全省率先制定數字經濟地方性法規《濟南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成立市大數據公司,設立“數據官”制度,為數字濟南發展保駕護航。
算力集結,鍛造數字攻堅“主力軍”。在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就是核心生產力,堪稱“智能時代的新電力”。濟南全力打造“區域算力中心城市”,精心構建“1+2+10+N”算力布局。以濟南數算法全要素融合調度平臺為中樞,實現全市算力“一鍵匯聚、一網調度”。依托國家超算濟南中心和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打造東西兩大算力集聚區,承接重點項目與互聯網巨頭的算力需求,為數字濟南發展提供澎湃動力。
創新破局,組建數字尖兵“突擊隊”。濟南創新機制,從各部門和企業抽調專家骨干,組建AI領域的“尖刀連”。這支隊伍化身“科技獵頭”,精準發力,讓優質人工智能項目落地生根。同時,成立人工智能、空天信息(低空經濟)、機器人、新能源裝備四大產業發展辦公室,全力攻克新興產業難題,助力濟南在未來產業賽道搶占先機,開拓一片新天地。
當“數字濟南”與“數字強省”戰略同頻共振,我們看到的是一座城市的數字化轉型的努力和拼搏。正如濟南市委書記劉強在數字經濟大會上所言:“在數字賽道上,濟南不僅要跑出加速度,更要跑出引領力!”面向未來,濟南必將以更澎湃的數字動能,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注入澎湃動力。(來源:姬望平)
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