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曹亮
大眾網記者 竇永瀚 濟南報道
4月12日,濟南市委人才辦向社會各界人才發出“金點子”征集令,態度誠懇,言辭切切,讓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濟南“既虛懷若谷,又虛位以待”的美好,令人向往。
這里的“金點子”,不只是為了濟南自己,而是為了人才本身,也就是說,不是“為己”,而是“為他”。
而且,濟南想要的,不只是你的“金點子”,更是你最真切的感受,最真實的想法,最真心的要求。
你的前途,你的夢想,你的心情,你的成長,正是濟南最在乎的。
島主認為,此番征集令,彰顯了濟南三個方面的真性情。
一
開埠的氣度,彰顯睜大眼的主動性
首先,從征集令里能夠看出,濟南這座千年古城的“開埠”氣度。
何為“開埠”氣度?
120多年前的1904年,濟南主動對外開放了商埠,掀起一次經濟互通有無、商貿聯通世界的高潮。如今成為網紅打卡地的濟南大觀園、老商埠等商圈,都是當年經濟大潮的歷史沉淀、文化積淀之沃土。
身為中國“自開商埠”第一城,濟南的氣度自然不凡。
這是睜眼看世界的自主作為。
這是向外尋出路的主動擔當。
這是敢搏風和浪的自行規劃。
厚積“開埠”氣度的濟南,始終保持著這份勇求索、敢搏擊、樂競爭的主動性。
所以,濟南在為人才搭建物質寶塔和精神家園時,立下了一個既不好高騖遠,又不妄自菲薄的目標,那就是——“人才政策在國內同類城市中始終保持比較優勢”。
近年來,濟南圍繞這一目標,時時對標外地先進城市,每年動態優化、修訂出臺人才政策“雙30條”,為廣大人才來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全面保障。
這還不算完,這還不算夠,于是,濟南又發起了這一次的“金點子”征集令。
想要始終保持比較優勢,首先要有向外的動態比較。
別人在發展,在前進,濟南自然也不甘落后,而且要引領人才圈的“時尚”,那當然要時時對標外地先進城市了。
想要始終保持比較優勢,其次要有向內的動態優化。
內部挖潛,自我加壓,再逼自己一把,人才政策沒有最優,只有更優!
正是抱有這種頗具主動性的狠勁兒,濟南才會關注人才政策的精準性、有效性、針對性,才會在專為人才服務的“海右人才”微信公眾號上開設“意見征集”專欄,歡迎廣大人才、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朋友,對濟南市人才政策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此次“金點子”的征集,恰好說明,濟南構建的“天下泉城 人來無憂”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務體系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系統工程,是在不斷變化提升中的。
濟南常說,要打造“我在濟南剛剛好”的城市人才IP。
IP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更改的符號,而是一種持續加深的現象。這就需要濟南持續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生態,努力將濟南打造成為“近悅遠來之城、人人向往之城”。
“金點子”的征集,就是要做好這件事。
二
開放的精神,彰顯引大才的接納性
濟南之所以如此高調地向各界人才征集人才政策“金點子”,所持的正是一種開放的精神,彰顯了濟南在引大才上的接納性。
接納,比容納更具有“引進來”的強大意愿。
對于人才,濟南不僅是“有容乃大”地容納,更是“高接遠迎”地接納,把人才迎進來,接進來,把人才的意見建議納進來、融進來。
正是有了這種頗具接納性的“開放”精神,濟南創造性地為人才設定了專門的“海右人才日”,以及“海右人才節”。
這是“我在濟南剛剛好”的城市人才IP里面,第一個以整座城市的名義來打造的“分”IP。
如果說“我在濟南剛剛好”是濟南人才江湖總舵的話,那么,濟南這幾年重點推出的大學生開學典禮、大學生畢業典禮,則是一種為人才幼苗“接風洗塵”、為人才壯苗“施肥澆水”的“分”舵。
而已經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持續舉辦了三屆的中國濟南高層次人才招引大會,則憑借數千家招聘單位、數萬名應聘人才、上萬個優質崗位,成為全國廣大青年人才的“心心念念”。
三
開創的思維,彰顯走大路的時效性
“金點子”不是征來看的,而是拿來用的,這反映出濟南的開創思維。
開創思維,注重的是有解,以及有解之上的“妙解”。
世上本沒有路,何況是寬闊平淡的路。但是,走的人才多了,也便有了路。
濟南向人才征集“金點子”,不僅是為了有路,而是要把路給走大了、拓寬了、踏實了、鋪平了、延長了、通遠了,彰顯的是走大路的“時、效”性。
時是實時、時時,效是有效、高效。
正因如此,濟南才會打心眼里認為,人才政策上不封頂、人才服務沒有天花板、人才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如此實在而又虛心請教的濟南,一定會讓人才在濟南綻放一路繁花,收獲似錦未來!
你的“金點子”,還不趕緊助上一臂之力?
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