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記者 劉帥 濟南報道
在不久前舉辦的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上,濟南“以‘數智’之光 照亮文明之路”入選“城市文明建設優秀案例”,成為山東省唯一入選項目;此前,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數字濟南”專題展廳驚艷亮相,全面展示了濟南推進“全域數字化轉型”成效——這是濟南堅持向“數”圖強,用“智慧密碼”解鎖城市建設的一次次成功實踐。
我們看到,當下的濟南,社會保障、醫療健康、電子證明等“一站式辦理”,停車管理無人值守、無感支付,“智慧城管”互聯互通,城市安全運行數字化建設項目獲批國家級試點……越來越多的“數字場景”涌現在濟南的每個角落,看似抽象的數字化正實實在在地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
濟南城市治理的數字化轉型,已非錦上添花的點綴,而是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回應人民對美好生活期待的必由之路。
一
事實上,濟南已經連續三年為數字濟南建設召開專門會議。
從2022年的數字濟南建設推進大會,到2023年的數字濟南建設重點突破大會,再到2024年的數字濟南建設全面提升大會——每年一次的數字大會,如同踏在數字賽道上的一個個腳印,映射著這座城市在數字城市建設上的不懈追求。
同時,也投射到社會治理的方方面面。
比如,智慧泉城運行管理中心依托智慧城市中樞上線的數字濟南總門戶,已集成230余個系統,接入18萬路視頻監控、60萬路物聯感知設施數據和1700余項重點指標,有力支撐城市運行態勢感知和科學決策。
比如,濟南深入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取消證明事項150項,310項市級政務服務證明事項實現承諾即辦,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平均縮短60%以上。
比如,依托“交通大腦”,打造了200余條平峰時段綠波帶,綠波路口1500余處,主干路擁堵壓力大幅度減輕。
再比如,智慧社區建設為居民生活帶來全新體驗。人臉自動識別系統、車輛管理無人值守設備、智能安防系統等數字化設施在社區廣泛應用,保障了居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建成 400 個基礎型及以上智慧社區,社區生活更加安全、便捷、舒適。
……
去年12月,在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濟南市大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大永表示,還將持續擴大數據開放范圍,著力做好市場監管、交通、氣象等重點領域的數據開放工作,持續提升泉城商業選址、汽車充電站導航、急救設備查詢導航等62個數據應用場景。聚焦就業創業、停車導航、金融信貸等社會高需求場景,再發布一批優質開放數據集。
這也意味著,智慧城市建設還將迎來更為有力的基礎支撐和更為廣泛的應用場景。
可以想見,一座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智慧城市,正向我們款款而來。
二
智慧治理的高樓,離不開堅實穩固的“數字基石”。濟南將“算力”作為數字化建設的核心支撐,為千行百業的數字化發展提供動力。
作為山東唯一、全國第二的綜合性中國軟件名城,濟南數字城市建設基礎良好,優勢突出。全市已投運算力2940P,其中智能算力2607P、排名全國城市第7位。
公共數據共享工作也是成效明顯。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已經接入2萬余項數據資源,累計辦理數據申請10414次,支撐各類共享調用53.44億余次。此外,濟南還建成全市通用共享的“數據湖”,累計歸集數據150億條,為城市治理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
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濟南也是持續發力。
早在前幾年,濟南就建成全國首個市級政務云,打造“一云多平臺”創新模式,政務系統上云率達100%,榮獲全國“十佳政務云”稱號。同時,濟南還全面推動了5G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累計建成5.2萬個5G基站,居全省首位,率先開通全球首個商用“量子通信專網”,入選全國首批千兆城市。高速穩定的網絡,為數字治理的實時性、精準性提供了保障。
2025年3月,濟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投運,成為山東首個E級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為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中的應用提供了強大的算力支持。
這些舉措不僅展現了濟南在算力基建方面的決心,也為城市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大的算力支撐。
三
濟南智慧城市建設的優勢十分突出:全國唯一連續6年獲得“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稱號的城市,賽迪顧問“2024數字百強市”榜單位居全國第14位。
當下,濟南智慧城市建設迎來更多利好。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進新型城市建設”“建設宜居、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城市”,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
中共中央、國務院此前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擘畫了建設數字中國的宏偉藍圖,明確“到2025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到2035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具體到山東,《“十大創新”行動計劃(2024-2025年)》明確提出,“深入實施新型智慧城市提升工程”,支持濟南等打造五星級新型智慧城市。
根據《濟南市新一代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錨定的目標:2026年,核心產業規模突破600億元,人工智能企業達到500家,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總體水平居全國前列。
無論從國家還是省級、市級層面,都釋放出更多利好信息。
在2024數字濟南建設全面提升大會上,“全面提升”數字濟南建設有了針對性強、可操作強的“路線圖”——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以更高標準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強化數字賦能社會治理、豐富拓展數字化應用場景、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這也意味著,智慧城市建設在數字濟南實現“全面提升”目標的過程中具有更有力的基礎支撐。
如今,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智治之光。從“泉城辦”的指尖便捷,到“城市大腦”的全局掌控,再到基層網格的精準觸達,數字化已深刻重塑了城市治理的肌理與效能。未來,濟南必將繼續深化數字賦能,朝著“善感知、會思考、有溫度、可進化”的“數智濟南”堅定前行。
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