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葛思琦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珈瑋 濟南報道
5月1日起,《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濟南城管系統全員無休、全員上街開展《條例》宣傳,13000位“督桶員”也正式上崗。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市民分類投放垃圾的意識不斷增強。支付寶數據顯示,垃圾分類新政實施首周,濟南市民在支付寶上搜索上門回收等服務的數量增長了6倍。
濟南是國務院確定的46個生活垃圾分類先行先試重點城市之一。推進垃圾分類,是提升省會城市品質、推進濟南生態文明建設的大事。而隨著《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的正式實施,泉城正在掀起宣傳、落實垃圾分類的熱潮。
在濟南市市中區玉函南區,居委會請來了用燒火棍作畫的網紅大媽丁春梅,現場作畫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這是創新宣傳形式的嘗試。畫得很形象很逼真,畫的過程中社區居民一直在圍觀,這就是一個教育的過程。”玉函南區居委會主任趙惠說。
除了通過豐富多彩的線下教育活動了解垃圾分類的知識,濟南市民也可以通過支付寶搜索“垃圾分類”,便捷獲取所需要的服務。
為了幫助市民輕松處理生活垃圾,支付寶上線了多款垃圾分類小程序,數千種垃圾可以一鍵查詢分類。用戶在支付寶首頁搜索“垃圾分類”,即可進入相應小程序。
在“垃圾分類指南”中,對于不知道如何分類的生活垃圾,可以選擇文字輸入垃圾名稱、語音說出垃圾名稱,對于不方便準確描述名稱的垃圾,也可拍照上傳識別,程序會迅速給出分類結果。這一功能可識別數千種常見生活垃圾,基本可以覆蓋市民需求。在“垃圾分類回收”小程序內,可以直接預約上門回收,和快遞一樣方便。而垃圾分類全國等級考試等趣味性AR互動,寓教于樂,已經吸引很多濟南市民參與。
支付寶數據顯示,垃圾分類新政實施首周,濟南市民在支付寶上搜索上門回收等服務的數量增長了6倍。不同行政區域居民通過線上預約回收垃圾的意識差別較大,其中歷下區和市中區在新政首周預約量均相比之前翻了一番。通過支付寶上門回收,市民還可獲取螞蟻森林能量。大家電獲取能量最高,一臺可獲取9763克能量,舊衣、紙類、塑料、飲料瓶罐等也都可以按照重量或個數獲取相應數量的能量。
2019年4月24日,藍翔路鐵路橋開始封閉施工進行拓寬改造,藍翔路中段穿越鐵路橋的路段暫停通行。2021年5月8日,經過2年多的施工,藍翔路鐵路橋的新建鐵路框架橋已經建成,道路瀝青鋪設和交通標志線施劃也已到位,目前施工人員在道路南北兩端安裝限高梁等配套設施,全面[詳細]
目前,濟南進入“GDP萬億元俱樂部”,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近56%,經濟發展從“量的擴張”轉到“質的增長”,城市進入內涵式發展階段,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迫在眉睫。[詳細]
4月15日,隨著濟南明湖秀正式對外售票復演,一場華麗的泉城盛宴又一次亮相在市民與游客眼前。在這場盛大的演出背后,是維護團隊的艱辛付出。“600平方米的演出水域里有3000多個噴頭,1個高噴,2個背景船和3個燈塔。”明湖秀事業部部長施強告訴記者,“這些是明湖秀表演[詳細]
5月1日起,《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濟南城管系統全員無休、全員上街開展《條例》宣傳,13000位“督桶員”也正式上崗。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市民分類投放垃圾的意識不斷增強。支付寶數據顯示,垃圾分類新政實施首周,濟南市民在支付寶上搜索上門[詳細]
5月7日,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市管理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全市建筑工程施工揚塵防治與建筑垃圾處置審管互動工作的通知》,從加強審管互動、簡化管理流程、強化責任落實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加大揚塵防治和建筑垃圾處置力度。[詳細]
5月8日,記者從濟南公交獲悉,為更好地滿足市民高峰時期通勤出行需求,提升市民通勤出行效率,5月10日起,開通試運行通勤快速巴士T33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