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張興華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記者 趙港寧 濟南報道
12月7日,天橋區南村街道召開“康養社區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大眾網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南村街道圍繞康養社區建設,充分調動老年群體的積極性,成立朝霞藝術團等20余支特色文體隊伍,常態化舉辦“鄰里節”“廣場舞大賽”“網格運動會”等多樣化活動,為老年人打造一個溫馨快樂的大家庭。

會上,工人新村南村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新凱介紹,在康養社區建設過程中,街道堅持黨建引領,深化“紅色合伙人”建設。在依托網格工作機制定期走訪的同時,通過及時了解老人所需、及時反映上報,協助解決老人的問題。比如,在工作中,通過征集老人需求,打造宜居環境,積極推進老年人居住環境適老化改造,修復加固樓梯扶手、安裝樓梯踏步防滑條等;為有改造需求的高齡、獨居及困難老人送政策上門,量身定制室內扶手、防滑墊等“個性化服務包”,截至目前已改造42戶,切實將康養服務資源延伸到長者家中。
同時,街道聚焦志愿服務、發展社會組織,匯聚“為老”紅色合力,實現互助互愛,詮釋了老有所為、余熱生輝。依托轄區“鄰里守望協會”“助殘幫扶協會”“泉星志愿服務隊”等志愿服務隊伍,堅持“以年輕帶年老、以輕度帶重度、以鄰里互助帶親情關懷”,重點開展以助潔、助浴、助醫、助餐、助行、助急為特色的助養服務,及時將關懷送到老年人身邊。同時,積極開展義診、講座活動,邀請專業醫護人員進行健康知識講解,向老年群體科普常見安全隱患,指導老年人適當運動、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專業的醫學知識保障轄區老年人心理上、生理上的健康。
此外,街道為充分挖掘“銀齡”老人特點和專長,引導更多的“銀齡”老人樂享生活,街道充分調動老年群體的積極性,依托街道、社區文聯,社區藝術團等各類組織,老年大學、科普大學等社區教育機構,針對老年人群的愛好、興趣與需求,成立了朝霞藝術團、百姓宣講團、象霞健步走等20余支特色文體隊伍,常態化舉辦“藝術節”“鄰里節”“廣場舞大賽”“網格運動會”“愛心集市”等多樣化活動,讓轄區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文化養老”的實惠與快樂,為老年人打造一個溫馨快樂的大家庭。
初審編輯:張興華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