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
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創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和現代流通體系,加快濟濱高鐵、濟棗高鐵建設,推進濟南至寧津、商河至高青、繞城大北環等13條在建高速公路項目,發揮小清河航運功能。
——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摘錄
1月8日,隨著濟南市航天大道穿黃隧道工程正式開工,濟南再添一處跨河通道。這條穿黃隧道建成通車后,將進一步完善黃河兩岸城市路網體系,為濟南加速邁向“黃河時代”提供有力交通支撐。
2024年,濟南市加快建設省會綜合立體交通網,圍繞創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這一目標,從國際、國內、省會、市域、中心城區5個維度,聚焦鐵路、公路、機場、水運、城市道路、軌道交通、公共交通、樞紐場站、交通+融合發展9個領域,加快打造省會綜合立體交通網。

“米”字形高鐵網加快成型
2023年12月8日上午,在魯豫兩地社會各界翹首期盼中,濟鄭高鐵全線開通運營。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重要連接線和沿黃陸海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濟鄭高鐵不僅讓濟南與鄭州兩座“萬億級”城市牽手更加緊密,“山河四省”也從此踏入1.5小時生活圈。

2023年12月16日,濟棗高鐵正式開工建設。這是山東省“八縱六橫”高鐵網中的一條通道,正線全長268.4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小時,全線設濟南東、歷城、南山、泰安東、寧陽、曲阜東、鄒城東、滕州東、棗莊南、臺兒莊等10座車站。濟棗高鐵的建設對強化山東鐵路路網聯通,促進省會經濟圈、魯南經濟圈聯動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雄商、津濰、濟濱、濰煙4條高鐵正在建設;2023年底還有濰宿高鐵、青島連接線2條高鐵開工建設,全省在建高鐵將達到7條,創造山東省高鐵建設歷史上的新紀錄。

2023年,濟鄭高鐵全線貫通,濟南市高鐵運營里程達446公里,躍居全省第一,濟濱高鐵、濟棗高鐵等項目進展順利;2024年,濟南將加快濟濱高鐵、濟棗高鐵建設,完善“米”字形高鐵網。
綜合立體交通網起勢
2024年,濟南市交通建設“鐵陸空地水”齊發力,綜合立體交通網成形起勢。
2021年3月26日,濟南地鐵2號線開通運營,與1、3號線串聯成網,改變著泉城人民的出行和生活。

一座城市擁有地鐵,不僅僅是解決交通問題,更是以地鐵線路為脈絡,為城市“造血”。濟南軌道交通一期建設圓滿收官后,二期建設的6條線路也已經全面開工,“六劍齊發”,3號線二期、4、6、7、8、9地鐵線路也已全面開建。
到2025年,濟南的地鐵建設將基本形成骨干網絡,將有240多公里的通車里程,這對改善民生、促進文旅發展、推動濟南綜合競爭力不斷躍升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當前,濟南市“二環一聯十六射”高速網骨架基本形成,繞城高速大西環、濟青高速中線、旅游路東延等項目建成通車,繞城高速大北環等11個高速公路項目加快推進;新改建城市道路163.5公里,工業北路快速路東延、順河高架橋大修改造項目、開元隧道綜合提升改造項目等進展順利。
2024年,濟南市將高效實施京臺高速濟齊段改擴建工程、濟廣高速濟菏段改擴建工程、繞城高速港溝至殷家林等13個高速公路項目。
加速邁入“黃河時代”
2021年9月30日,在黃河兩岸百姓的翹首以盼中,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順利通車。至此,市民開車最快4分鐘即可穿越黃河。
2024年1月6日,隨著“黃河號”盾構機刀盤破洞而出,順利抵達接收工作井,濟南黃河濟濼路北延工程西線隧道貫通。

“穿黃北延隧道是連通濟南市主城區和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重要紐帶,工程起自濟濼路黃河隧道敞開段,總長4383米,隧道以盾構方式下穿鵲山水庫,再接入省道S101。”該項目負責人杜昌言表示,這條隧道再次助力濟南由“大明湖時代”邁入“黃河時代”。
目前濟南已建成跨黃通道17處,2024年將推進航天大道穿黃隧道、奧體西路穿黃隧道在內的7座跨黃橋隧建設。按照規劃,濟南建成、在建以及規劃的跨黃通道將達到30多處,濟南中心城區范圍內的跨黃通道就有20多處,平均2.5公里有1處。
濟南機場“升級迭代”,小清河“通江達海”
2023年12月28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緩緩落入頂板,由中鐵十局承建的濟南遙墻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工程一階段地鐵部分機場南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為車站附屬結構和內部結構提供了施工條件,為3號線順利接入濟南遙墻機場奠定基礎。
據了解,目前濟南機場二期工程航站區、西飛行區兩大主體工程已經開工建設,進入到建設實施的關鍵時期。

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的標志性、引領性工程,是構建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的重要支撐,也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工程。
濟南機場的“升級迭代”,不僅有利于加快濟南對外開放、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和國際競爭力,而且將輻射周邊10多個城市、7000多萬人口,成為推動山東高質量發展新的動力源。
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作為山東民航史上規模和投入最大的機場建設項目,建成后,濟南機場將同時擁有3條跑道、近80萬平方米航站樓,能夠滿足近期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2萬噸保障需求。
“升級迭代”后的濟南機場將集機場、高鐵、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實現零距離換乘、無縫化銜接,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化航空綜合交通樞紐。

2023年12月10日,裝載千噸級桅桿式起重機部件的“寶瀛6”號多用途船順利抵達海南東方市八所港,圓滿完成小清河航運首次“河海直達”運輸任務,開啟了山東省內河航運物流運輸新模式。
對于省會濟南來說,小清河復航后,成為貫穿山東省中部“工業走廊”的一條內河水運大通道,還是濟南核心區直接通向海洋的對外開放通道,對于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交通強省戰略,都具有重要作用。
“公鐵空水”綜合立體交通網的建設加速度,助力濟南創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讓強省會建設迎來新速度。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