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張帆
大眾網記者 魏俊怡 通訊員 王帥 濟南報道
7月18日至19日,全省就業人才服務系統半年總結會暨深化“社區微業”三年行動推動公共就業服務下沉基層現場推進活動在濟南舉辦,縱深推進“社區微業”三年行動,推動全省就業人才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李汶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衣軍強,濟南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謝堃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楊衛華主持。
會議要求,要按照年初既定目標任務,圍繞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深化就業領域重大改革、發展壯大人力資源服務業、提升公共服務質效、優化技能培訓評價、夯實就業失業監測等重點工作攻堅發力,推動就業人才服務工作實現新發展、繼續走在前。要落實人社部、財政部《關于推動公共就業服務下沉基層的意見》要求,大力推進社區微業,突出“紅色化”“智慧化”“顯性化”“互補化”“特色化”“實體化”“品牌化”,努力實現“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塑品牌”。
會上,濟南市作了典型經驗介紹。今年以來,濟南市把“社區微業”納入全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雙十”行動推進體系,發揮黨建引領、社區陣地和龍頭企業的優勢,實體化一體化推進,堅持“大數據+鐵腳板”“硬件+軟件”“線上+線下”“政府+市場”,初步構建起上下貫通、業務聯通、數據融通的社區微業服務格局,有力推動了社區居民就地就近就業。
堅持“三力”統籌,構建黨建引領的工作體系。強化“黨建聚力”,將開展“社區微業”融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大格局”。強化“陣地助力”,依托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商務樓宇、社會組織,打造街鎮級示范性服務中心56個、社區(村)就業服務驛站103個。強化“網格有力”,以社區網格為依托,建立就業困難人員數據庫,開展“敲門式”服務。
堅持“三化”協同,構建精準便捷的服務體系。推進標準化服務,制定25項基層就業服務站平臺建設標準,明確社區站點的工作職能、功能分區、經辦流程、服務標準。推進信息化支撐,依托“海右人才就業數智化平臺”,開發“泉就業”社區微業基層服務平臺,支持平臺企業開發就業創業服務大模型,實現技能培訓、就業服務和社區工作貫通。推進多元化參與,統籌整合轄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市場資源,提供就業需求、崗位籌集、供需匹配、能力提升、援助幫扶、創業指導“六項服務”,滿足困難群眾就業需求。
堅持“五微”聯動,構建扎實有力的推進體系。在微就業方面,舉辦“家門口”專場招聘會。在微創業方面,開辦創業講堂、創業沙龍,“手把手”教居民創業。在微組織方面,支持有條件的社區領辦創辦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合作社,消納轄區富余勞動力就業。在微技能方面,用好社區特色培訓資源,引入市場化培訓力量,滿足困難人員多樣化、多層次培訓需求。在微服務方面,強化數字思維,創新運用數字化手段,實現居民不出村居,即可獲得最新的就業信息。
7月18日下午,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濟南市部分社區、產業園工作情況。市中區魏家莊街道同生里社區創建非遺文化產業、新業態就業、社企聯盟三大就業創業平臺,構建服務向下延伸、數據向上歸集、回訪跟蹤問效的服務機制;十六里河街道秀泉社區打造“領五三一”社區微業品牌,實現就業服務和黨建工作的深度融合;歷下區大明湖街道舜井社區打造微創空間,提供“青技創客”能力培訓,促進社區年輕人創業;中國濟南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產業集聚優勢,促進充分就業,這些做法,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初審編輯:胡中喆
責任編輯: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