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
經濟發展,不僅要暢通國內循環,還要通過深化開放加快推動國際循環。開展國際交流與經驗互享、推動城市友好互利合作,正是其中重要一環。
10月7日至15日,濟南市委書記劉強率團訪問法國、芬蘭和西班牙,行程密集、成果豐碩。
拜訪老朋友、結識新朋友,與三國地方政府、商協會、企業家和我駐外機構代表深入交流,舉辦多場經貿合作交流會、企業懇談會,推動簽署兩項經貿合作協議……此次出訪不僅推介了濟南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也加強了友城間的緊密聯系,更就攜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達成共識,促進了濟南與歐洲三國在人文、經貿、產業等多領域交流合作。
萬里之外,9天行程、近20場活動,歐洲之行為濟南搭建起怎樣的合作橋梁?拓展“國際朋友圈”,濟南有著怎樣的天時地利人和,又是如何與世界“同頻共振”?
這3個國家,與濟南頗有淵源
在日趨復雜的外部環境下,要實現新一輪發展,必須構建一個更加穩固緊密的外部經濟縱深。而拓展外部經濟縱深,打開發展新天地,“走出去”就成了現實而緊迫的選擇。
此次出訪的3個國家,與濟南頗有淵源。
第一站,放在了法國。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此行有著特殊意義。作為歐盟面積最大國家,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三大貿易伙伴和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早在2002年7月,濟南就與法國雷恩市正式建立友好城市關系。20多年來,兩市在教育、文化、園林等領域進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合作。
以文化交流為例,兩市共同舉辦過“中法文化年”系列文化活動,濟南法語聯盟和雷恩孔子學院還開展了語言和文化推廣活動。經貿合作方面,今年上半年,濟南對法國貨物進出口8.5億元,同比增長3.8%。
素以“千湖之國”著稱的芬蘭,近年來在生態環保、信息通信、清潔技術、新能源、機械制造等領域居世界前列。濟南友好城市——萬達市,就位于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市南部。兩市自2001年結好以來,在經貿、文化、教育、園林等領域交流緊密,2012年起,兩市合作舉辦經貿洽談會,為深化合作搭建了長效機制。
作為發達工業國,西班牙的經濟總量居歐盟第四位。今年上半年,濟南對西班牙貨物進出口8.5億元,同比增長14%。2017年,濟南與西班牙托萊多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城市關系。一直以來,雙方在經貿、人文等方面有著很好的合作交流。
可以說,此次出訪的3個國家,無論從歷史淵源還是發展空間的角度看,都與濟南在共享機遇、互利共贏上有著堅實的基礎,也具備了協同拓展更大市場規模的有利條件。
擁抱世界,加快實現互利共贏
歐洲之行,活動環環相扣,雙多邊結合,政經文兼顧,既是濟南主動服務黨和國家外交大局的具體行動,也是拓展人文交流、深化經貿合作、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務實之舉。
在加強地方交往中,深挖人文、經貿合作潛力。比如,在法國共同舉行了雷恩濟南園揭牌儀式。該花園很有特色,包含仿趵突泉水景、荷花、水榭等建筑元素。這一極具“中式園林風格”“濟南元素”的友城花園,成為加強對外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濟南篇的重要平臺。
出訪期間,代表團還與法中委員會、法中基金會、中國—西班牙企業顧問委員會等商協會和企業負責人洽談交流,持續增強外商在濟投資的意愿和信心,精準推進多領域項目合作取得實質進展。
在推動創新促發展中,持續實現共贏。以在西班牙舉辦的濟南—巴斯克工業園企業懇談會為例,其推動了雙方高端園區平臺載體間開展貿易投資和技術研發合作。
巴斯克自治區是西班牙核心工業區,研發創新能力強,被歐盟委員會授予“創新卓越前沿地區”稱號。巴斯克工業園也很有代表性。園區培育了一大批享譽歐洲的航空航天、精密機械加工等新興產業領域的優質企業,并實現了人才、科技、創新與城市發展的有機融合。
在互信合作中,夯實高水平對外開放基礎。作為全球軌道交通巨頭,阿爾斯通集團與代表團進行了洽談交流。其合資企業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與濟南已有密切合作。如今,卡斯柯陸續參與多個濟南軌道交通項目建設。今年5月,卡斯柯信號(濟南)有限公司正式投資落地,借力濟南成熟穩定的政策保障及豐富的人才儲備優勢,欲打造成為區域總部。
另一個頗有代表性的企業是標致摩托公司——歐洲第二大摩托車制造商。說起標志摩托,就不得不提到濟南的“輕騎”。2006年11月,標致摩托就和濟南輕騎摩托車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濟南輕騎標致摩托車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標致”牌摩托車及相關零部件,目前產品90%以上出口到歐洲市場。
務實合作,釋放城市機遇
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國舉行的“選擇濟南 共贏未來”濟南—法國經貿合作交流會上,濟南多維度自我推介,吸引了法國40余家機構、企業到場尋求合作機會。
中法建交以來,濟南一直是法國企業在中國開展貿易投資、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的重要選擇。合作交流會上,濟南經貿交往中的“老朋友”自然不可替代。比如藍格賽集團,這家全球性的電氣產品分銷商,在中國的共享服務中心就位于濟南,足見濟南在提供共享服務和支持方面的潛力和優勢。比如,作為一家全球性保險公司,安盛保險位列《財富》世界五百強榜單第48位。在濟南,其已經通過子公司安盛天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深入開展業務。
還有不少“新面孔”。比如,作為世界500強企業,索迪斯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餐飲服務及綜合后勤管理的跨國公司之一,業務遍及76個國家;作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在鋼鐵工業、重型機械工業、輪船建造業以及電力與自動化管理業擁有深厚的歷史和經驗,業務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一個專用于初創企業和產業創新的巨型孵化園區,巴黎Station F創新孵化器已孵化5000多家初創企業,創造了4萬多個就業機會。
從城市推介到產業接軌再到經貿合作,此次務實之行為濟南共享開放機遇拓展出更縱深的空間,也創造了濟南與各國企業共享時代機遇的良好契機,展現出強省會謀合作的勁頭、拼發展的擔當。
開放之行,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近年來,從深化對外友好往來上看,濟南市代表團的足跡跨越歐亞非三大洲:在歐洲訪老友,德國、瑞士、匈牙利;在亞洲訪鄰居,韓國、日本、新加坡;在非洲訪新朋,埃塞俄比亞、赤道幾內亞……
擁抱世界、實現多領域合作的過程中,濟南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看天時。當前,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全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等戰略機遇疊加,城市的開放布局不僅在于當下的提質,更著眼于長遠與全局。肩負加快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的重要使命,濟南不斷積聚強勁的發展勢能。
看地利。濟南位于中國經濟大動脈——京滬線中間位置,在中國區域發展布局中處于重要地位。這里有優美的自然人文、便捷的交通網絡,濟南國際機場157條航線通達海內外92個城市,每天約660趟高鐵車次通達全國366個城市,1.5小時高鐵里程覆蓋4.1億人口,水運更是可以直接出海。
看人和。當前,濟南正全力打造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優勢集中。這里有富集的科技資源、高能級的發展平臺,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41個工業大類,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四大主導產業規模約1.6萬億元,人才總量超過280萬。
今年以來,濟南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主動對接RCEP、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拓展國際友城友好交流,深化經貿、文化、教育等領域合作發展。效果正在顯現,今年1-8月,濟南實現進出口總額1413.9億元,中歐班列開行756列次、同比增長17.6%,進一步深化了與世界的貿易往來。
找準“支點”,就能撬動合作實現突破。此次歐洲之行,代表團與政界、企業界等深入交流,就深化合作達成一系列共識。可以預見,濟南與出訪國家的合作將帶來新氣象。
搶占先機,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濟南自古就有著自開商埠領風氣之先的開放基因。作為沿海大省省會,濟南發展開放型經濟意義重大。尤其近年來,拓展對外經貿網絡的步伐更加堅定。
此次出訪,濟南釋放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取得了傳承友誼、務實合作、開辟未來的良好效果。可以用3個關鍵詞概括。
一是“誠意”。濟南傳遞了“走出去”“引進來”的強烈意愿:“愿持續增進同法國、芬蘭、西班牙等國家地方政府間友好關系,拓展深化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共享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
二是“合作”。濟南向世界發出盛情邀請,對方也給出積極回應,并對在濟投資很有信心:“相信濟南的開放將有助于其快速成長為國際大都市,其智能制造、生物技術、信息和通信技術等產業都將實現更大發展”。
三是“共贏”。情真意切的交流、務實合作的行動,同樣收獲了對方的“誠意”。正如法中委員會秘書長林碧溪所言,希望推動雙方深入交流、深化合作,進一步鼓勵雙方企業走出去,積極到法國和中國投資,實現互利共贏。
歐洲之行目的很明確,內在邏輯也很清晰:一方面,濟南的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優勢明顯,數字經濟發展迅猛,有實力融入全球市場,實現賦能升級;另一方面,加快打造“工業強市”的濟南,想要占據產業高地,就必須瞄準全球前沿,以前瞻眼光尋求更多合作,加快搶占風口、加速產業集聚成勢。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帶著滿滿誠意“走出去”“引進來”,“朋友圈”大了,濟南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更高維度的經貿往來、更深層次的合作交流下,濟南正加快打造面向亞太、連接亞歐的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門戶,推動城市發展、經濟增長行穩致遠。
原標題:歐洲之行,濟南找準“支點”連通世界
初審編輯:謝瑋
責任編輯: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