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
大眾網記者 謝瑋 濟南報道
10月24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提升規劃引領 塑造特色風貌”專題發布會。據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輝介紹,2023年,濟南市申報的5個城市設計成果入選2023年山東省城市設計典型案例,成果數量居全省首位。
為進一步優化提升濟南市住宅外觀風貌和城市風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結合濟南住宅設計和建設實際,組織編制《濟南市居住區風貌設計導則(試行)》,2024年8月5日正式印發施行。編制期間針對全市30余個小區開展現狀調研,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就濟南市居住區風貌滿意度進行社會公眾問卷調研,共回收有效問卷6000余份。通過時間、空間雙維度,深入分析濟南市住宅建設歷史演變過程及不同類型的分布情況,總結住宅建筑的建設和發展趨勢。《導則》成果針對濟南各區(含功能區),按照總則、通則、細則三個尺度層次進行導控,兩縣可參照執行,同時明確使用管理要求、組織保障、正負面清單等內容,確保作為居住類項目的重要指引文件,貫穿規劃、建設和管理使用全過程。
今年以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貫徹落實“一米高度看城市”理念,組織編制并發布《濟南市兒童友好城市規劃導則》。編制期間實地調研我市具有代表性的公園、學校、醫院、文體場館、通學路徑等112處,通過線上、線下方式,聯合市婦聯進行社會公眾問卷調研,回收有效問卷1.5萬份,落實市民需求。從兒童視角出發,以兒童需求為導向,提出兒童友好空間規劃目標,構建“三級三類51項要素”的兒童友好城市空間體系,針對公共活動空間、公共服務空間、公共出行空間制定規劃細則和規劃通則,提出規劃傳導與實施策略。
此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還積極推進《濟南市中心城濱水空間專項城市設計》編制,梳理水系特征與問題,劃定重點地區進行分級管控,對濱水空間區段進行類型識別、分類引導,提出設計策略、明確管控要素,強化沿河濱水地區等城市風貌特色的塑造。邀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專家指導審閱,提出優化建議。目前,已形成階段性成果,下一步,將持續推進規劃編制工作,助力濟南中心城構建濱水空間新格局。
張輝表示,今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繼續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積極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建立健全城市風貌管控機制措施,堅持目標、問題雙導向,開展實施性設計,提升公共空間品質,以“繡花”精神、漸進式提升全市風貌,進一步塑造泉城特色,彰顯歷史文化名城風采。
初審編輯:范明昱
責任編輯:張娜